今古事,堪悲诧;身世恨,从牵惹。倘君而仍在,定怜余也。我讵不如毛薛辈,君宁甘与原尝亚。叹侯嬴、老泪苦无多,如铅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带着遮阳的帽子,略显萧瑟,偶然从信陵祠堂下面经过。眼中含着泪水,荒凉的台阶上落满枯败的叶子,留宿河南开封。九月的大风把帽子吹得随风叶零,走廊的大部分雨水叶洒屋瓦之上。乌桕树的叶子经秋霜而红,叶子散乱状朝着破烂的墙边伸展。
过去的事情和现在的事情交织在一起,十分诧愤,怨恨自己的身世,因此受牵连。假如信陵君仍然在世,一定会给我留下怜爱的余地。难道我还不如毛公、薛公那些人吗?信陵君难道甘愿比平原君、孟尝君低一等吗?感慨侯嬴,泪水尽情流淌也觉得不够悲伤。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平韵,后片十句五平韵。
信陵君祠:故址在河南开封。信陵君,即战国时魏国公子无忌,昭王少子,封于信陵(河南宁陵),与春申君、平原君、孟尝君并以养士好客称,有“战国四君”之誉。
席帽:古代流行的一种遮阳帽,以藤席为骨,敷以面料,周有大缘,如同斗笠。古人常以“席帽随身”指辛勤求取功名。 聊萧:冷落、萧瑟。
东京:指开封。开封战国时为魏国首都,名大梁。自五代至北宋,皆号东京。
惊风:大风。 落帽:晋孟嘉在九月九日随桓温游龙山,风起吹落孟嘉的帽子,而孟嘉竟不知觉,桓温命孙盟作文嘲嘉。
叶瓦:叶洒屋瓦之上。此化用李商隐《重过圣女祠》“一春梦雨常叶瓦,尽日灵风不满旗”诗意。
桕(jiù):即乌桕树,叶经秋霜而红。
离披:散乱状。
从:因此。
讵(jù):难道。 毛薛辈:指信陵君门客毛公、薛公。二人皆魏处士,秦国乘信陵君留赵不归出兵伐魏。二人冒死劝信陵君归国,解救魏国大难。
宁:难道。 原尝:指与信陵君齐名的平原君、孟尝君。 亚:次一等。
侯嬴:战国时魏人。年七十而为大梁夷门监门小吏,信陵君慕名往访,亲为执辔驾车,迎为上客。公元前257年,秦围赵邯郸,赵请魏援。魏王授意统帅晋鄙中途停兵不前,侯嬴献计盗取兵符,椎杀晋鄙,却秦救赵。秦兵退后,侯嬴北向自刎。此处作者亦以侯嬴自况。
如铅泻:泪水尽情流淌,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忆君清泪如铅水”诗意。
【赏析】
“席帽聊萧,偶经过,信陵祠下。”这里词人以“席帽”特指郁郁不得志的落第身份。“正满目,荒台败叶,东京客舍。”“客”字承上文“偶”字,表明诗人浪迹于此,落拓不遇,目睹信陵君祠,越发感念先贤已往了。遥想当年的信陵君,风姿超妙,声名久远,难怪后代无数失意文人每当追怀这位先贤时,都充满向往之情。而今自己亦落魄江湖,不仅再也遇不到信陵君这样礼贤下士的恩主。信陵君的祠堂业已荒凉萧瑟,尤其叫人感到世事的衰败, 每况愈下,忍不住悲慨。 “九月惊风将落帽,半廊细雨时飘瓦。”上句用孟嘉的典故来映衬自己的孤独。下句写凄风苦雨给自己带来的悲怨。落帽用孟嘉典故。作者隐以孟嘉的文采风流、雅量高致自拟,照应前文之“席帽聊萧”,亦为后文伏笔。这本来是一段无关宏旨的遗文佚事,但在孤独的诗人看来,他们终究还有臣僚相得之乐,而自己却只能引古为友,自然伤感。怀此悲戚,再看那斜风细雨,也仿佛染上了悲凉的色彩了。“桕初红,偏向坏墙边,离披打。”歇片二句勾画出断井残垣的颓景,更衬出了落寞幽寂的心绪。
下片从这满目荒凉的景物中生发感慨,直抒胸臆。“今古事,堪悲诧。身世恨,从牵惹。”这里著一“惹”字颇含怨气。正像王维埋怨杨花:“杨花惹暮春。”李贺埋怨竹木:“古竹老梢惹碧云。”温庭筠埋怨细雨:“九重细雨惹春色。”这首词也埋怨这古今憾事,更埋怨这荒漠景致。那个“惹”字给毫无感知的自然物象点染增色,赋以生机。“倘君而尚在,定怜余也。”假使信陵君在世,假使自己生逢其时,自己一定会为信陵君所荐举,所重用。然而这一切都只是假设之词,自负之余又不免生出无限悲哀。一则感叹世无知己,天下昏庸之辈把持朝政;二则悲惋生不逢时,没有施展才干的机遇。唯有自庸之辈把持朝政,唯有自信过甚,才会有这样的自悲。面对着严酷的现实,词人只能用一个假设词。“倘’’字来表示自己的美好愿望以及这愿望根本就不能实现的悲哀。“我讵不如毛薜辈,君宁甘与原尝亚?”词人坚信自己的才能绝不会低于毛薜三人,倘能辅佐信陵君,他不甘居平原君和孟尝君之后。可惜的是这种自负与上文一样。亦毫无现实基础,故只能用一个疑问词“讵”字来表示知遇的难得。虽则难得,但毕竟还是有人得到过这种知遇,于是词人以侯赢为例收结全篇。“叹侯赢,老泪苦无多,如铅泻。”“如铅泻”三字形象地状绘了侯赢为这种礼遇而感激涕零的神态。侯赢老泪如铅,是为感激信陵君的知遇之恩,而词人的信陵君不知道在哪里呢,这正是全篇反复咏叹的真实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鼎立,列国纷争。急遽变化的社会现实渐渐深刻地启悟了各国君主:诸侯国之间的抗争,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人才的竞争。于是各诸侯国集思广议,延揽人才, “士”的阶层日益扩大, “士”的地位日益提高,终于形成了“百家争鸣”和“处士横议”的局面。不无遗憾的是,这段充满浪漫色彩的时代早已成为后人企慕怀念的历史而一去不复返了。词人为此深感悲哀,于是用“席帽”“荒台”“细雨”等物象,渲染出一个凄凉荒索的境界,自伤不逢其时,不得其主,从而表达了对于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情绪。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怀古伤今之作。清秋时节,词人路经信陵君祠,目睹荒凉景致,追怀昔人风采,感叹欺欷,于是写下这首沉郁的词篇。
陈维崧资料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明亡后,科举... 查看详情>>
陈维崧古诗词作品: 《念奴娇 将发金陵前一夕大雪挑灯不寐填此词拟归示蘧庵桢伯云臣竹逸诸先生暨大士表兄南耕表弟翻译_念奴娇 将发金陵前一夕大雪挑灯不寐填此词拟归示蘧庵桢伯云臣竹逸诸先生暨大士表兄南耕表弟赏析_陈维崧的诗词》《念奴娇翻译_念奴娇赏析_陈维崧的诗词》《念奴娇 云间陈徵君有题余家远阁一阕秋日登楼不胜蔓草零烟之感因倚声和之翻译_念奴娇 云间陈徵君有题余家远阁一阕秋日登楼不胜蔓草零烟之感因倚声和之赏析_陈维崧的诗词》《念奴娇 送韩闻西之吴门翻译_念奴娇 送韩闻西之吴门赏析_陈维崧的诗词》《念奴娇 闻雁翻译_念奴娇 闻雁赏析_陈维崧的诗词》《念奴娇 长安元夕和家山农倡和原韵翻译_念奴娇 长安元夕和家山农倡和原韵赏析_陈维崧的诗词》《念奴娇 十四夜对月同王阮亭员外八叠前韵翻译_念奴娇 十四夜对月同王阮亭员外八叠前韵赏析_陈维崧的诗词》《渡江云 寒夜登城头吹笛有感作翻译_渡江云 寒夜登城头吹笛有感作赏析_陈维崧的诗词》《念奴娇 淮阴阎再彭以破环词索和为缀此章翻译_念奴娇 淮阴阎再彭以破环词索和为缀此章赏析_陈维崧的诗词》《绛都春 乙巳元夜翻译_绛都春 乙巳元夜赏析_陈维崧的诗词》
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翻译_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赏析_陈维崧的诗词的意思
文言文《蝉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郭璞《蝉赞》曰:“虫之精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万物皆化,人胡不然?”古人以为蝉...
文言文《登台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全文首先阐述登台的原因:铜雀台建成后父亲召集文武在台前举行比武大会,命文人才子作赋以助兴。“开篇一词”广...
文言文《蝉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蝉:一种昆虫,又名知了,亦作“蜘蟟”。清素:指蝉体清白。潜:藏。太阴:指地。此二句言蝉体清洁,潜藏在泥土之中...
文言文《登台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①明后:明,尊敬之词。后,君也.明后指曹操。嬉游,乐游。②太府:规模宏大的宫室。③营:经营,谋划。④嵯峨(cuó&eac...
文言文《鹞雀赋》简析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鹞雀赋,三国时期曹植所作,主要描写“鹞欲取雀”,雀与之进行生死搏斗的故事。赋主要采用拟人化和象征的手法,通过...
文言文《鹞雀赋》注释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1]鹞:一种凶猛的鸟,样子像鹰,比鹰小,捕食小鸟,通常称"鹞鹰"、"鹞子"。[2]瘠(jí)瘦:瘦削,不肥胖。[3]轗(kǎn)轲(kē):困...
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翻译_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赏析_陈维崧的诗词相关诗句
陈维崧的名句
- 陈维崧的诗词醉落魄·咏鹰全诗翻译_醉落魄&midd - - - 陈维崧 - - - 《》
- 陈维崧的诗词醉太平·江口醉后作全诗翻译_醉太 - - - 陈维崧 - - - 《》
- 陈维崧的诗词满江红·秋日经信陵君祠全诗翻译_ - - - 陈维崧 - - - 《》
- 陈维崧的诗词虞美人·无聊全诗翻译_虞美人&midd - - - 陈维崧 - - - 《》
- 虞美人·无聊翻译_虞美人·无聊赏析_陈维崧的 - - - 陈维崧 - - - 《》
- 沁园春·咏菜花翻译_沁园春·咏菜花赏析_陈维 - - - 陈维崧 - - - 《》
- 好事近·分手柳花天翻译_好事近·分手柳花天 - - - 陈维崧 - - - 《》
- 贺新郎·纤夫词翻译_贺新郎·纤夫词赏析_陈维 - - - 陈维崧 - - - 《》
- 贺新郎·云郎合卺为赋此词翻译_贺新郎·云郎 - - - 陈维崧 - - - 《》
- 南乡子·邢州道上作翻译_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 - - 陈维崧 - - - 《》
- 临江仙·寒柳翻译_临江仙·寒柳赏析_陈维崧的 - - - 陈维崧 - - - 《》
- 醉落魄·咏鹰翻译_醉落魄·咏鹰赏析_陈维崧的 - - - 陈维崧 - - - 《》
- 沁园春·十万琼枝翻译_沁园春·十万琼枝赏析_ - - - 陈维崧 - - - 《》
-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翻译_点绛唇·夜宿临洺驿 - - - 陈维崧 - - - 《》
- 沁园春 甲寅立夏日同万红友吴天石过云臣斋头赏牡丹作 - - - 陈维崧 - - - 《》
- 荆州亭 题扇上琵琶行图翻译_荆州亭 题扇上琵琶行图 - - - 陈维崧 - - - 《》
- 看花回 南岳寺大悲阁上看玉兰花用清真词韵翻译_看花 - - - 陈维崧 - - - 《》
- 别紫云翻译_别紫云赏析_陈维崧的诗词 - - - 陈维崧 - - - 《》
- 浪淘沙 夏雨写怀翻译_浪淘沙 夏雨写怀赏析_陈维崧的诗 - - - 陈维崧 - - - 《》
- 水调歌头 立秋前一日述怀柬许岂凡翻译_水调歌头 立 - - - 陈维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