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峰彩虹外,置岭白云间。
倾壁忽斜竖,绝顶复孤圆。
归海流漫漫,出浦水溅溅。
野棠开未落,山樱发欲然。
忘归属兰杜,怀禄寄芳荃。
眷言采三秀,徘徊望九仙。
【译文及注释】
韵译
从小就钟爱高山远壑,晚年外任才见到奇山。
奇峰标插在彩虹之外,峻岭安置在白云之间。
倾昃峭壁像忽然斜竖,耸峙的绝顶孤直弧圆。
流向大海啊江水漫漫,出涧的溪流雪浪激溅。
野棠妖冶鲜艳花未落,山樱绚丽通红似火燃。
流连忘返倾心于兰杜,怀禄仕宦寄情于芳荃。
只想采花开三次灵芝,向往九仙徘徊不离去。
散译
早年爱去远方的深谷漫游,老来见到这奇山多么快乐。
山颠耸立在彩虹之上,白云在它的腰际飞飘。
斜倾的崖壁像要忽然跌倒,绝顶伸出浑圆的帽峰一座。
宽阔的江流奔入大海,经过急滩有万颗浪珠溅落。
野海棠花开得正繁,山樱桃怒放丹红如火。
幽兰和杜若诱人忘了回归,官禄未辞心总为芳荃恋慕。
一心想去采一年开花三次的灵芝,向往九仙徘徊不忍离去。
注释
定山:一名狮子山,在浙江余杭东南。
夙龄:少年,早年。
晚莅:即莅晚。到了晚年时。
标:树立。
置:放置。
倾壁:顷危的峭壁。
归海流:流向大海。漫漫:水无涯际的样子。
浦(pǔ):河流向江海的入口。溅溅:水流急速的样子。
然:通“燃”。
兰杜:兰草和杜若。
怀禄:怀恋禄位。芳荃:香草。
眷言:眷恋。三秀:灵芝,一年开三次花,传说服之可以成仙。
九仙:九类仙人。
【赏析】
“夙龄爱远壑,晚莅见奇山。”诗人开头说他年轻时候就雅爱高山远壑,晚年又见到了这座奇秀的定山。实际上,沈约此时才五十余岁,这里说“晚莅”,是有意拉长从年轻到老年的时间跨度,以极言自己爱山爱水的至深至切。既是如此,而今又得新睹一座奇秀之山,诗人且惊且喜的兴奋之情,也就尽在不言之中了。所以,首联虽平言浅语,涵意颇丰。诗人对定山的总体印象是“奇”,因而称为“奇山”。
以下八句,就是围绕这一“奇”字而展开的。首状山之高绝:“标峰彩虹外,置岭白云间”,奇峰峻岭,高耸于云水之间,直刺出依天长虹之外。仅此一联,便将定山雄姿写神写活。次写山之险峻:“倾壁忽斜竖,绝顶复孤圆”,悬崖峭壁,或矗起直指长空,或斜立俯视大地,睹之令人目迷神炫;直到极顶绝处,山势才稍展平缓。“孤圆”二字传神,状写出险峻中有平缓、坦畅处见奇兀的绝顶之势。再次则写山下水势:“归海流漫漫,出浦水溅溅”。此时,诗人视线已转移到山底。只见钱塘江水浩浩荡荡,直赴大海,那奔腾激溅而起的朵朵浪花,欢快跳跃,煞是壮观。山蓄水势,水壮山威,这与绝顶之孤圆一起,都足证定山确实是无处不奇。接下来,诗人把视线从渺远的海口收转回来,静心观赏起了盛开的山花。紫的海棠,红得如火欲燃的山樱,绚丽多彩的颜色,绘写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远壑”、“奇山”的神奇诱惑,大自然的无可抵御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诗人,陶醉了诗人,使他留连忘返,飘飘欲仙。
所以,最后四句,诗人便由衷地抒发了返归自然的理想。兰草、杜若、荃草,是《楚辞》以来诗文中经常引用的物象,用以比喻修诚立行、洁身自好,诗人这里也因承此意。“忘归属兰杜”与“怀禄寄芳荃”虽为工整对句,却暗寓前因后果关系。惟因意属兰杜,憺而忘归,故虽为怀禄做官之人,亦情寄芳草。此联总束写景,并由景中具象征意义的兰杜芳荃,转入抒怀,在章法上显得老到圆熟。最后一联,诗人复由山间芳草,联想到可以服之成仙的三秀灵芝。意欲采而餐之,像何氏九兄弟那样,飘飖远逝,羽化而登仙。三秀由兰杜引出,盖二者都是《楚辞》中常用之芳草名,故生此联想,全不显牵强。全诗在企羡仙境的遐想中结束。
此诗写景,全是视觉形象,诗人特别注意写出两方面的特色。一是山间形势的“势差”。高至九层云霄,低迄溅溅流水,惊心有倾壁绝顶,悦目有野棠山樱,客观形势的“势差”之大,正与主观感受的“势差”相互映衬,有强烈的对比感。因而,诗篇虽然层层敷衍,步步刻画,但并不生涩呆板,而是气脉贯注,意象万千,有清新、洒脱之感。二是注重色彩描绘。诗虽不长,却五色斑斓,异彩纷陈,彩虹、白云、青山、红樱等,络绎缤纷,恍如欣赏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图画,赏心悦目,意绪留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南朝齐郁林王隆昌元年(494)春天,诗人沈约自吏部郎任上出为东阳太守,赴任途中经过定山时有感而作。沈约资料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南朝宋淮南太... 查看详情>>
沈约古诗词作品: 《怀旧诗九首 其七 伤韦景猷翻译_怀旧诗九首 其七 伤韦景猷赏析_沈约的诗词》《留翻译_留赏析_沈约的诗词》《梁鼓吹曲 鹤楼峻翻译_梁鼓吹曲 鹤楼峻赏析_沈约的诗词》《游钟山诗应西阳王教 其二翻译_游钟山诗应西阳王教 其二赏析_沈约的诗词》《梁明堂登歌 歌黄帝辞翻译_梁明堂登歌 歌黄帝辞赏析_沈约的诗词》《梁鼓吹曲 石首局翻译_梁鼓吹曲 石首局赏析_沈约的诗词》《游钟山诗应西阳王教 其五翻译_游钟山诗应西阳王教 其五赏析_沈约的诗词》《梁三朝雅乐歌 雍雅 一翻译_梁三朝雅乐歌 雍雅 一赏析_沈约的诗词》《梁鞞舞歌 明之君 五翻译_梁鞞舞歌 明之君 五赏析_沈约的诗词》《永明乐翻译_永明乐赏析_沈约的诗词》
早发定山翻译_早发定山赏析_沈约的诗词的意思
文言文《蝉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郭璞《蝉赞》曰:“虫之精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万物皆化,人胡不然?”古人以为蝉...
文言文《登台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全文首先阐述登台的原因:铜雀台建成后父亲召集文武在台前举行比武大会,命文人才子作赋以助兴。“开篇一词”广...
文言文《蝉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蝉:一种昆虫,又名知了,亦作“蜘蟟”。清素:指蝉体清白。潜:藏。太阴:指地。此二句言蝉体清洁,潜藏在泥土之中...
文言文《登台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①明后:明,尊敬之词。后,君也.明后指曹操。嬉游,乐游。②太府:规模宏大的宫室。③营:经营,谋划。④嵯峨(cuó&eac...
文言文《鹞雀赋》简析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鹞雀赋,三国时期曹植所作,主要描写“鹞欲取雀”,雀与之进行生死搏斗的故事。赋主要采用拟人化和象征的手法,通过...
文言文《鹞雀赋》注释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1]鹞:一种凶猛的鸟,样子像鹰,比鹰小,捕食小鸟,通常称"鹞鹰"、"鹞子"。[2]瘠(jí)瘦:瘦削,不肥胖。[3]轗(kǎn)轲(kē):困...
早发定山翻译_早发定山赏析_沈约的诗词相关诗句
沈约的名句
- 沈约的诗词咏芙蓉全诗翻译_咏芙蓉赏析 - - - 沈约 - - - 《》
- 沈约的诗词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作全诗翻译_冬节 - - - 沈约 - - - 《》
- 沈约的诗词咏檐前竹全诗翻译_咏檐前竹赏析 - - - 沈约 - - - 《》
- 沈约的诗词夜夜曲(河汉纵且横)全诗翻译_夜夜曲(河汉纵且 - - - 沈约 - - - 《》
- 沈约的诗词别范安成(生平少年日)全诗翻译_别范安成(生平 - - - 沈约 - - - 《》
- 昭君辞翻译_昭君辞赏析_沈约的诗词 - - - 沈约 - - - 《》
- 悼亡诗翻译_悼亡诗赏析_沈约的诗词 - - - 沈约 - - - 《》
- 夜夜曲翻译_夜夜曲赏析_沈约的诗词 - - - 沈约 - - - 《》
- 怀旧诗伤谢朓翻译_怀旧诗伤谢朓赏析_沈约的诗词 - - - 沈约 - - - 《》
- 咏芙蓉翻译_咏芙蓉赏析_沈约的诗词 - - - 沈约 - - - 《》
- 别范安成翻译_别范安成赏析_沈约的诗词 - - - 沈约 - - - 《》
- 丽人赋翻译_丽人赋赏析_沈约的诗词 - - - 沈约 - - - 《》
- 早发定山翻译_早发定山赏析_沈约的诗词 - - - 沈约 - - - 《》
- 咏新荷应诏翻译_咏新荷应诏赏析_沈约的诗词 - - - 沈约 - - - 《》
- 有所思翻译_有所思赏析_沈约的诗词 - - - 沈约 - - - 《》
- 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作翻译_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 - - - 沈约 - - - 《》
- 咏檐前竹翻译_咏檐前竹赏析_沈约的诗词 - - - 沈约 - - - 《》
- 登玄畅楼诗翻译_登玄畅楼诗赏析_沈约的诗词 - - - 沈约 - - - 《》
- 少年新婚为之咏诗翻译_少年新婚为之咏诗赏析_沈约的诗 - - - 沈约 - - - 《》
- 临高台翻译_临高台赏析_沈约的诗词 - - - 沈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