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山缅云雾,赤亭无淹薄。
溯流触惊急,临圻阻参错。
亮乏伯昏分,险过吕梁壑。
洊至宜便习,兼山贵止托。
平生协幽期,沦踬困微弱。
久露干禄请,始果远游诺。
宿心渐申写,万事俱零落。
怀抱既昭旷,外物徒龙蠖。
【赏析】
《庄子》《列子》二书中都记有这样两个有趣而发人深省的故事。一说,列御寇为伯昬(昏的异体字)无人射,列子技艺精湛,手平如砥,甚至能放一杯水在肘上,箭方去而未至靶,杯水又重新落到肘上。然而伯昬无人说“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于是他“登高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背逡巡,足二分垂于外”,列子惊怖,伏地汗流至踵。伯昬无人就说:“那些与天道同一的至人,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现在你害怕得直瞬眼睛,可见你内心未明自然之理,不够充实啊。”另一则故事说孔子观乎吕梁,悬瀑三十仞,流沫三十里,连鼋黾鱼鼈之属都不敢过,然而却有一个男子在其中戏水,孔子以为他想自杀,命弟子去岸边救他,那人却上了岸,披发而歌,游于塘下。孔子问他:“游泳有“道”没有?”那人回答:“并无所谓道。只因从小生长于水边,所以能安于水。唯因顺从水之道而无我见存在,所以下水就能不知其然而然,与水化为一体。”这两个故事,曾被历代诗人无数次地运用过,但是却很少见有人能像谢灵运《富春渚》诗这样,用得如此灵活而贴切。
别过了始宁故宅,灵运又浮舟西南行,进入桐庐富阳县境的富春江。富春江有两个特色,一是清,二是险。梁吴均《与宋元思书》曾状其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正写出了这两方面的特色。山水是自然形态的东西,而以之入诗文,则不可避免地染上作者的主观色调。既清且险的富春山水,在卓荦不羁的吴均眼中合成了自由竞荣,勃勃生气的清奇,所谓“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在游子羁旅的孟浩然笔下则是“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一片清怨;然而在刚为险恶的政治风浪抛掷出来,恃才傲物,一肚子不合时宜的谢客眼中,则是另一番景象。
夜中,诗人渡过了富春东三十里的渔潭浦,清晨舟抵富阳城外。六七十里外的定山、赤亭山是富春名胜,但诗人并不往游,只是向峰顶那缅渺的云雾远远一望,又匆匆驶去。起四句连下“宵济”,“旦及”、“无淹薄”三字,可见富春秀色,此时对意兴索寞的诗人来说并引不起多大兴趣,而远山上那萦青际白的云雾,似乎正象征着他不绝无尽的愁绪。忽然水势突变,逆流而上,惊浪急湍撞击着去舟;而崖岸曲折,参差凹凸,更处处阻遏着行程。这景象真是惊心动魄,诗人自己也不知如何飘过了这一段险泷,不禁深自庆幸:尽管自己并没有伯昬无人那种履险若夷的定力,却竟然如吕梁男子般惊险地闯过了这难关。待得惊魂稍停,他倒是悟出了一条至理。《易·习卦》:“水洊至习坎”,《艮卦》又说“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艮其止,止其所止”。意思是,虽有重险悬绝,而水仍相继而至,这是因为水性已习惯了山坎的缘故。艮即止义,两山相重,正象征着止息之义,君子当因此而引起思索,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不要越过了自己的本位。《易》象正揭示了刚才经历凶险一举的内在含义。如果自己真能像伯昬无人与吕梁丈夫一样,内心元气充实,与自然合一,完全忘掉物我、利害、险夷之间的差别,顺乎自然之理,使行动与之不期而合,那么虽然多历风险,也可达到履险若常的境地。推而广之,生活亦正同于行舟,也当顺应自然之理,那么对不久前经历的仕途风波正不必如此耿耿于怀,怨天尤人。自己平生之志本在幽栖养生,二纪之前只因意志薄弱而出山,从此就困顿于世俗之事。希求为入仕干禄已过久了,直至今天总算有了机会实现对友朋许下的远游轻举的诺言。想到这里,诗人感到蛰伏已久为世事蒙蔽的宿愿渐渐得到了舒展生发,顿时眼前的万事就如枯叶朽枝般零落不足道了。思念及此,诗人感到胸怀开张,心地光明,就如庄子所说的神明虚空无所怀的神人一样,忘掉了自身存在而任物推移。从此就只要如那蛰伏以存身的龙蛇,以屈而求伸的尺蠖那样与世委蛇,善养天年就是了。
经过了富春渚后,谢客其实没有真能如诗中所说那样达到超人的境界。甚至就在浮江之际,他恐怕也未曾真正获得心理上的平衡。诗中所言,充其量,也只是即景生想,从理念的观照中得到一种感情的宣泄,这在谢诗其他各篇中不难看到。然而就作诗时一刹那间的感触而言,他却确实达到了情景理的圆融无碍。
全诗实分三个层次,前六句纪行写景;“平生”以下的最后八句是对自身人生道路的检讨与悟参。二者之间本不相涉,但却因中间四句的四个典故而连成了一体,这四个典,尤其是前面《庄》《列》二典用得十分巧妙。舟行富春山水际,而伯昬一典为山、吕梁一典为水,联想十分自然,且同用《庄》《列》更十分工致。山,水之典甚多,不用其它,而偏用这两个,则是因它们既在形象上深切富春山水的凶险,又暗蕴所以能履险若夷的理念。这个理念在诗中是用“亮乏”、“险过”的形式反说的,更切当时诗人的实感。由反到正,则再接用《易经》中一水一山两典,从而顺理顺章地引出了以下对生活历程的检讨。诗歌用典,从诗骚起即有,建安以后更渐成风气,但是用得典雅、精严,炉锤工致,成为作诗一大法门,却不能不说自大谢始,当然由此也带来了谢诗有时稍嫌晦涩之病。得失二方面在此诗中都反映得甚典型。这又是陶、谢诗风的一大区别。
【创作背景】
元嘉三年(426)元月,刘文帝诛徐羡之、傅亮、谢晦,诏谢灵运为秘书监,不就,文帝使范泰致书敦奖,乃出。始宁去京都水陆一千四百七十五里,经绍兴、杭州、湖州、宜兴,谢灵运却枉道新安、宣城。为悼念庐陵王刘义真被废杀于新安而故有此行。这首诗便是作者途径新安的富春渚时所作的,时间是元嘉三年(426)。谢灵运资料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旅行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生于会稽始宁(今绍兴市嵊州市三界镇)。谢灵运出身陈郡谢氏,为东晋名将谢玄之孙、秘... 查看详情>>
谢灵运古诗词作品: 《七里濑翻译_七里濑赏析_谢灵运的诗词》《富春渚诗翻译_富春渚诗赏析_谢灵运的诗词》《过始宁墅诗翻译_过始宁墅诗赏析_谢灵运的诗词》《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翻译_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赏析_谢灵运的诗词》《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翻译_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赏析_谢灵运的诗词》《读书斋诗翻译_读书斋诗赏析_谢灵运的诗词》《彭城宫中直感岁暮诗翻译_彭城宫中直感岁暮诗赏析_谢灵运的诗词》《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翻译_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赏析_谢灵运的诗词》《庐陵王墓下作翻译_庐陵王墓下作赏析_谢灵运的诗词》《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翻译_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赏析_谢灵运的诗词》
富春渚诗翻译_富春渚诗赏析_谢灵运的诗词的意思
文言文《蝉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郭璞《蝉赞》曰:“虫之精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万物皆化,人胡不然?”古人以为蝉...
文言文《登台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全文首先阐述登台的原因:铜雀台建成后父亲召集文武在台前举行比武大会,命文人才子作赋以助兴。“开篇一词”广...
文言文《蝉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蝉:一种昆虫,又名知了,亦作“蜘蟟”。清素:指蝉体清白。潜:藏。太阴:指地。此二句言蝉体清洁,潜藏在泥土之中...
文言文《登台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①明后:明,尊敬之词。后,君也.明后指曹操。嬉游,乐游。②太府:规模宏大的宫室。③营:经营,谋划。④嵯峨(cuó&eac...
文言文《鹞雀赋》简析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鹞雀赋,三国时期曹植所作,主要描写“鹞欲取雀”,雀与之进行生死搏斗的故事。赋主要采用拟人化和象征的手法,通过...
文言文《鹞雀赋》注释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1]鹞:一种凶猛的鸟,样子像鹰,比鹰小,捕食小鸟,通常称"鹞鹰"、"鹞子"。[2]瘠(jí)瘦:瘦削,不肥胖。[3]轗(kǎn)轲(kē):困...
富春渚诗翻译_富春渚诗赏析_谢灵运的诗词相关诗句
谢灵运的名句
- 七里濑翻译_七里濑赏析_谢灵运的诗词 - - - 谢灵运 - - - 《》
- 谢灵运的诗词行田登海口盘屿山全诗翻译_行田登海口盘 - - - 谢灵运 - - - 《行田登海口盘屿山》
- 谢灵运的诗词岁暮全诗翻译_岁暮赏析 - - - 谢灵运 - - - 《》
- 谢灵运的诗词登池上楼(潜虬媚幽姿)全诗翻译_登池上楼(潜 - - - 谢灵运 - - - 《》
- 谢灵运的诗词邻里相送至方山(只役出皇邑)全诗翻译_邻里 - - - 谢灵运 - - - 《》
- 谢灵运的诗词七里濑(羁心积秋晨)全诗翻译_七里濑(羁心积 - - - 谢灵运 - - - 《》
- 谢灵运的诗词夜宿石门(朝搴苑中兰)原文注释_夜宿石门(朝 - - - 谢灵运 - - - 《》
- 谢灵运的诗词七里濑全诗翻译_七里濑赏析 - - - 谢灵运 - - - 《》
- 谢灵运的诗词游南亭(时竟夕澄霁)全诗翻译_游南亭(时竟夕 - - - 谢灵运 - - - 《》
- 谢灵运的诗词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全诗翻译_石壁精舍还湖 - - - 谢灵运 - - - 《》
- 登池上楼翻译_登池上楼赏析_谢灵运的诗词 - - - 谢灵运 - - - 《》
- 登江中孤屿翻译_登江中孤屿赏析_谢灵运的诗词 - - - 谢灵运 - - - 《》
- 岁暮翻译_岁暮赏析_谢灵运的诗词 - - - 谢灵运 - - - 《》
- 游赤石进帆海翻译_游赤石进帆海赏析_谢灵运的诗词 - - - 谢灵运 - - - 《》
-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翻译_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赏析_谢灵运的 - - - 谢灵运 - - - 《》
- 登永嘉绿嶂山翻译_登永嘉绿嶂山赏析_谢灵运的诗词 - - - 谢灵运 - - - 《》
- 入彭蠡湖口翻译_入彭蠡湖口赏析_谢灵运的诗词 - - - 谢灵运 - - - 《》
-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翻译_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赏析_谢灵运的 - - - 谢灵运 - - - 《》
- 邻里相送至方山翻译_邻里相送至方山赏析_谢灵运的诗词 - - - 谢灵运 - - - 《》
- 行田登海口盘屿山翻译_行田登海口盘屿山赏析_谢灵运的 - - - 谢灵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