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江风静,中川闻棹讴。
草光天际合,霞影水中浮。
单舻时向浦,独楫乍乘流。
娈童泣垂钓,妖姬哭荡舟。
客心自有绪,对此空复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频繁往来江上的旅行已生厌倦,早早泊船靠岸,依春洲以望远,聊解忧烦。
暮色黄昏之川,江风停息。一曲悠扬的船歌不知从江中何处传来。
举目遥看,只见一片莹莹草色与天光水色融为了一体;偶尔有几朵彩云飘来,霞光倒映在水中,随着水波起伏。
寂静的江上,川而一只小船从天边驶来,映着天上的霞光,滑过水中的云影,缓缓摇近岸边。
坐于江畔,看江水长流,夕阳西沉,孤舟飘泊,恨谄臣阻扼贤路,忧国家隐患重重。
外仕宦人的心中纵有无限愁绪,也只有一声叹息无可奈何。
注释
嗟(jiē):叹息;感叹。
结缆:系舟,停舟。
讴(ōu):民歌。
娈童泣垂钓:用“龙阳君泣鱼”之典,用来表达移情别恋,恩移宠衰,不再受到宠幸或重用的苦衷。
妖姬哭荡舟:“蔡姬荡舟”齐桓公与蔡姬泛舟水上,蔡姬摇荡舟身,桓公恐,禁之不可,怒而遣蔡姬。桓公打发蔡姬回娘家只是一种惩罚,不曾想蔡人竟嫁女于他人。桓公大怒,举兵攻破蔡国,并乘势进军楚国。
【赏析】
何逊的诗在梁代颇有影响,沈约曾盛誉其作,谓“每读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此诗的艺术水准,也当得起这番赞誉。题中的刘谘议,即刘孝绰,曾任谘议参军之职。他是与何逊齐名的诗人,当世有“何刘”之称,二人之间经常有唱和之作。
“旅人嗟倦游,结缆坐春洲。”诗的起首两句交代了作者之所以在行程中要“早泊”,并不是春江夕阳的美丽景色激发了他的观赏兴趣,而是对官事繁复和往来江上的旅行已经厌倦了,才宁愿早早泊船岸边,依春洲以望远,聊解忧烦。何逊的这种心情,在其诗作中多有反映,如“游宦疲年事,来往厌江滨”;“我本倦游客,心念似悬旌”等。诗一开始就表现出作者的忧愁烦恼,为下面的写景与联想做了铺垫。
接下来六句描写了春晚夕阳中的江上景色。暮色黄昏之川,江风停息。涣涣春水,犹如一匹长长的白练,无声地流动着,一直流向远方。江中不知何处,传来一曲悠扬的船歌。这是打鱼归来的船家在摇橹歌唱。在一片静谧之中,这歌声显得既清亮而又陶然自得,使疲于奔波的旅人闻之,更加感慨万端。举目遥看大江两岸,但见春草茵茵。这如翠的绿色绵绵不断,伸展向前,直连着天边。近处的草芽绿得可爱,远处的草却渐渐地映出傍晚天际的清光,越向远方,这清光越亮,草色也越淡。遥望所及,只见一片莹莹,草色与天光水色融为了一体。偶尔有几朵彩云飘来,霞光倒映在水中,水波起伏,宛如云影飘浮在江面。寂静的江上,川而一只小船从天边驶来,映着天上的霞光,滑过水中的云影,缓缓摇近岸边。宁静的江流,悠扬的渔歌,天边的余晖,绵绵的春草,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在这画面中,有声,有光,有色,有近处的清晰,有远方的迷濛,有静止的水天背景,有动态的孤舟轻漾。一切都呈现出素雅的色调,透出一股忧郁的情思。
诗的后四句抒发了作者由江景而生发的联想和感慨。“娈童泣垂钓”用“龙阳君泣鱼”之典。《战国策·魏策》记魏王的男宠龙阳君钓鱼而泣,魏王问其故,龙阳君答曰,前得之鱼小,后得之鱼大,故弃前者而藏后者;因想天下之美人多矣,王将惑于新人而弃故。魏王遂布令于四境之内:“有敢言美人者族。”后以此事喻近幸之臣蔽君主得贤之路。“妖姬哭荡舟”,事见于《左传·僖公三年》。齐桓公与蔡姬泛舟水上,蔡姬摇荡舟身,桓公恐,禁之不可,怒而遣蔡姬。桓公打发蔡姬回娘家只是一种惩罚,不曾想蔡人竟嫁女于他人。桓公大怒,举兵攻破蔡国,并乘势进军楚国。《淮南子·人间训》称:“蔡女荡舟,齐师大侵楚。”以喻祸之起于微小之间。这两个典故都与水有关。何逊关心国事,有志向,但因出身寒微,不善奉迎,故仕途多蹇,胸中常郁郁。他坐于江畔,看江水长流,夕阳西沉,孤舟飘泊,恨谄臣阻扼贤路,忧国家隐患重重,心情格外沉重。他的愤恨忧虑不可以直接表达,遂由水而生发联想,借“泣鱼”、“荡舟”的典故婉转隐晦地表现出来。这应当就是“客心自有绪”的内涵。《南史·何逊传》记载,梁武帝萧衍因何逊在诗中用曹操故事而颇为不满,称“何逊不逊,未若吾有朱异”。何逊“自是疏隔,希复得见”。(朱异是梁代以阿谀奉迎皇帝而著称的近臣,后侯景起兵乱梁,就借讨朱异为名)此事或许能帮助读者理解何逊用这两个典故川的心理背景。
然而,“旅客长憔悴,春物自芳菲”,“客子行行倦,年光处处华”(何逊)。大自然既不因人的悒郁不乐而失去其美之魅力,也不因人之喜悦赞赏而增加其美的色彩。自然的生命就是这样健壮、坚强、蓬勃旺盛。相比之下,人的生命是多么短促、软弱,人的作用又是多么微薄、无力。江水静静,日夜不停;春光流转,年年不息;太阳落下,第二天照样升起;可江边之人,明日不知身在何处,愤恨忧虑,亦复徒然。“对此空复愁”,正是诗人对于人生、社会的无可奈何之叹。
何逊资料
何逊,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兰陵县长城镇)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其诗善於写景,工于炼... 查看详情>>
何逊古诗词作品: 《学古诗三首 其一翻译_学古诗三首 其一赏析_何逊的诗词》《正钗联句翻译_正钗联句赏析_何逊的诗词》《答江革联句不成翻译_答江革联句不成赏析_何逊的诗词》《又答泛江革诗翻译_又答泛江革诗赏析_何逊的诗词》《咏杂花诗翻译_咏杂花诗赏析_何逊的诗词》《酬范记室云诗翻译_酬范记室云诗赏析_何逊的诗词》《相送联句翻译_相送联句赏析_何逊的诗词》《至大雷联句翻译_至大雷联句赏析_何逊的诗词》《赋咏联句翻译_赋咏联句赏析_何逊的诗词》《临别联句翻译_临别联句赏析_何逊的诗词》
春夕早泊和刘谘议落日望水诗翻译_春夕早泊和刘谘议落日望水诗赏析_何逊的诗词的意思
文言文《蝉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郭璞《蝉赞》曰:“虫之精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万物皆化,人胡不然?”古人以为蝉...
文言文《登台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全文首先阐述登台的原因:铜雀台建成后父亲召集文武在台前举行比武大会,命文人才子作赋以助兴。“开篇一词”广...
文言文《蝉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蝉:一种昆虫,又名知了,亦作“蜘蟟”。清素:指蝉体清白。潜:藏。太阴:指地。此二句言蝉体清洁,潜藏在泥土之中...
文言文《登台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①明后:明,尊敬之词。后,君也.明后指曹操。嬉游,乐游。②太府:规模宏大的宫室。③营:经营,谋划。④嵯峨(cuó&eac...
文言文《鹞雀赋》简析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鹞雀赋,三国时期曹植所作,主要描写“鹞欲取雀”,雀与之进行生死搏斗的故事。赋主要采用拟人化和象征的手法,通过...
文言文《鹞雀赋》注释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1]鹞:一种凶猛的鸟,样子像鹰,比鹰小,捕食小鸟,通常称"鹞鹰"、"鹞子"。[2]瘠(jí)瘦:瘦削,不肥胖。[3]轗(kǎn)轲(kē):困...
春夕早泊和刘谘议落日望水诗翻译_春夕早泊和刘谘议落日望水诗赏析_何逊的诗词相关诗句
何逊的名句
- 何逊的诗词与苏九德别全诗翻译_与苏九德别赏析 - - - 何逊 - - - 《》
- 何逊的诗词送韦司马别全诗翻译_送韦司马别赏析 - - - 何逊 - - - 《》
- 何逊的诗词行经孙氏陵全诗翻译_行经孙氏陵赏析 - - - 何逊 - - - 《》
- 何逊的诗词临行与故游夜别(历稔共追随)全诗翻译_临行与 - - - 何逊 - - - 《》
- 何逊的诗词与苏九德别(宿昔梦颜色)全诗翻译_与苏九德别( - - - 何逊 - - - 《》
- 何逊的诗词咏早梅(兔园标物序)全诗翻译_咏早梅(兔园标物 - - - 何逊 - - - 《》
- 咏早梅 / 扬州法曹梅花盛开翻译_咏早梅 / 扬州法曹梅 - - - 何逊 - - - 《》
- 相送翻译_相送赏析_何逊的诗词 - - - 何逊 - - - 《》
- 慈姥矶诗翻译_慈姥矶诗赏析_何逊的诗词 - - - 何逊 - - - 《》
- 边城思翻译_边城思赏析_何逊的诗词 - - - 何逊 - - - 《》
- 与胡兴安夜别翻译_与胡兴安夜别赏析_何逊的诗词 - - - 何逊 - - - 《》
- 临行与故游夜别翻译_临行与故游夜别赏析_何逊的诗词 - - - 何逊 - - - 《》
- 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诗翻译_日夕出富阳浦口和朗公诗 - - - 何逊 - - - 《》
- 春夕早泊和刘谘议落日望水诗翻译_春夕早泊和刘谘议落 - - - 何逊 - - - 《》
- 赠诸游旧诗翻译_赠诸游旧诗赏析_何逊的诗词 - - - 何逊 - - - 《》
- 夕望江桥示萧谘议杨建康主簿诗翻译_夕望江桥示萧谘议 - - - 何逊 - - - 《》
- 送韦司马别翻译_送韦司马别赏析_何逊的诗词 - - - 何逊 - - - 《》
- 行经孙氏陵翻译_行经孙氏陵赏析_何逊的诗词 - - - 何逊 - - - 《》
- 与苏九德别翻译_与苏九德别赏析_何逊的诗词 - - - 何逊 - - - 《》
- 夜梦故人诗翻译_夜梦故人诗赏析_何逊的诗词 - - - 何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