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炉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裴回。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jīn jǐng wú tóng qiū yè huáng ,zhū lián bú juàn yè lái shuāng 。 jīn lú yù zhěn wú yán sè ,wò tīng nán gōng qīng lòu zhǎng 。 fèng zhǒu píng míng jīn diàn kāi ,zàn jiāng tuán shàn gòng péi huí 。 yù yán bú jí hán yā sè ,yóu dài zhāo yáng rì yǐng lái 。
【长信怨(金井梧桐秋叶黄)译文】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金井边的梧桐秋叶渐黄,珠帘不卷可知夜里飞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熏笼玉枕有如容颜憔悴,静卧愁听南宫漏声悠长。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秋天高殿内捣衣声响彻夜阑,夜里霜重还记起君王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更深人静银灯下裁衣才停歇,目光还转向宫城明主那边看。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天亮就拿起扫帚打扫金殿尘埃,百无聊赖时手执团扇且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美丽的容颜还不如乌鸦的姿色,它还能带着昭阳殿的日影飞来。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果真成为薄命人长久陷入沉思,梦中又见到君王醒后心里生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灯火照耀着西宫知道是在夜饮,眼前分明浮现复道蒙恩受宠时。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长信宫中惟有秋月尚明,昭阳殿下响起捣衣声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白露堂中满是杂草印迹,那边红罗帐里绵绵深情。
【长信怨(金井梧桐秋叶黄)注释】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长信秋词:又作“长信怨”,《汉书·外戚传》载,班婕妤以才学入宫,为赵飞燕所妒,乃自求供养太后于长信宫。
“长信怨”由此而来。
长信:汉宫名。
金井:井栏上有雕饰的井。
一般用以指宫庭园林里的井。
珠帘:用珍珠缀成或饰有珍珠的帘子。
熏(xūn)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lòu)长。
熏笼:指宫中取暖的用具,与熏炉配套使用的笼子,作熏香或烘干之用。
熏:一作“金”。
笼:一作“炉”。
玉枕:即枕头。
南宫:指皇帝的居处。
一作“宫中”。
清漏:漏是古代计时的器具,利用滴水和刻度以指示时辰。
清漏指深夜铜壶滴漏之声。
高殿秋砧(zhēn)响夜阑(lán),霜深犹忆御衣寒。
秋砧:秋日捣衣的声音。
夜阑:夜残;夜将尽时。
御衣:帝王所著的衣服。
银灯青琐(suǒ)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青琐:装饰皇宫门窗的青色连环花纹。
金城:即皇帝所住之城。
明主:贤明的君主。
奉帚(zhǒu)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pái)徊(huái)。
奉帚:持帚洒扫。
多指嫔妃失宠而被冷落。
平明:指天亮。
金殿:指宫殿。
一作“秋殿”。
团扇:即圆形的扇子。
班婕妤曾作《团扇诗》。
暂:一作“且”。
共:一作“暂”。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zhāo)阳日影来。
玉颜:指姣美如玉的容颜,这里暗指班婕妤自己。
寒鸦:寒天的乌鸦;受冻的乌鸦。
暗指掩袖工谄、心狠手辣的赵飞燕姐妹。
昭阳:汉代宫殿名,代指赵飞燕姐妹与汉成帝居住之处。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薄命:命运不好;福分差。
寻思:思索;考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西宫:皇帝宴饮的地方。
复道:两层阁楼间的通道。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dǎo)衣声。
昭阳殿:指赵飞燕姐妹与汉成帝居住之宫殿。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白露堂:指失宠妃子或宫女所住之处。
红罗:红色的轻软丝织品。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31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69-703、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89-91【长信怨(金井梧桐秋叶黄)赏析】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其一
这首宫怨,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采取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这是从这位少女的悲惨的一生中剪取下来的一个不眠之夜。
在这个不眠之夜里,诗中人忧思如潮,愁肠似结,她的满腔怨情该是倾吐不尽的。这首诗只有四句,总共二十八个字,照说,即令字字句句都写怨情,恐怕还不能写出她的怨情于万一。可是,作者竟然不惜把前三句都用在写景上,只留下最后一句写到人物,而且就在这最后一句中也没有明写怨情。这样写,乍看像是离开了这首诗所要表现的主题,其实却在艺术效果上更显得有力,更深刻地表现了主题。这是因为:前三句虽是写景,却并非为写景而写景,它们是为最后人物的出场服务的。就通首诗而言,四句诗是融合为一的整体,不论写景与写人,都是为托出怨情服务的。
其二
第二首诗描写在夜深霜重的凄凉环境中,宫中女子孤独寂寞的悲惨情景。她彻夜难眠,想起进宫以来的日子实在不堪回首。她渴望得到君王的眷顾,在银灯下守到夜深,最后还是失望而终。这首诗情感抒发较为直接,心理刻画较为生动,充分地表现了宫中失宠女子的幽怨之情。
古乐府歌辞中有《怨歌行》一篇,其辞是:“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诗相传是班婕妤所作,以秋扇之见弃,比君恩之中断。王昌龄就《怨歌行》的寓意而加以渲染,借长信故事反映唐代宫廷妇女的生活。
夜深霜重,木石敲击秋砧的声音响彻寒夜。在这样一个孤寂的深夜,深宫中那个失宠的女子依旧牵挂着君主是否添了衣裳,昏暗的银灯下,独自裁剪缝补,明知道君主不会眷顾,却还是在内心深处怀着深切的期盼。
这首诗以心理上的深刻描写见长,抒情直接,寥寥数语将一个深宫失宠的女子渴望君主眷顾,挂念君主寒暖又间杂着对君主弃自己于不顾,对自己的一厢深情视而不见的怨愤和痛苦。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深宫失宠女子难于言表的幽怨之情。
其三
第三首诗中前两句写天色方晓,金殿已开,就拿起扫帚,从事打扫,这是每天刻板的工作和生活;打扫之余,别无他事,就手执团扇,且共徘徊,这是一时的偷闲和沉思。徘徊,写心情之不定,团扇,喻失宠之可悲。说“且将”则更见出孤寂无聊,唯有袖中此扇,命运相同,可以徘徊与共而已。
后两句进一步用一个巧妙的比喻来发挥这位宫女的怨情,仍承用班婕妤故事。昭阳,汉殿,即赵飞燕姊妹所居。时当秋日,故鸦称寒鸦。古代以日喻帝王,故日影即指君恩。寒鸦能从昭阳殿上飞过,所以它们身上还带有昭阳日影,而自己深居长信,君王从不一顾,则虽有洁白如玉的容颜,倒反而不及浑身乌黑的老鸦了。她怨恨的是,自己不但不如同类的人,而且不如异类的物——小小的、丑陋的乌鸦。按照一般情况,“拟人必于其伦”,也就是以美的比美的,丑的比丑的,可是玉颜之白与鸦羽之黑,极不相类;不但不类,而且相反,拿来作比,就增强了表达效果。因为如果都是玉颜,则虽略有高下,未必相差很远,那么,她的怨苦,她的不甘心,就不会如此深刻了,而上用“不及”,下用“犹带”,以委婉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其实是非常深沉的怨愤。凡此种种,都使得这首诗成为宫怨诗的佳作。
其四
同样是抒写失宠宫嫔的幽怨,表现她们内心的深刻痛苦,在王昌龄笔下,却很少艺术上的雷同重复。第四首诗则带有更多的直接抒情和细致刻画心理的特点。
第一句就单刀直入,抒写失宠宫嫔的内心活动。“真成薄命”,是说想不到竟真是个命运不幸的失宠者。这个开头,显得有些突兀,让人感到其中有很多省略。看来她不久前还是得宠者。但宫嫔得宠与否,往往取决于君主一时好恶,或纯出偶然的机缘。因此这些完全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宫嫔就特别相信命运。得宠,归之幸运;失宠,归之命薄。而且就在得宠之时,也总是提心吊胆地过日子,生怕失宠的厄运会突然降临在自己头上。“真成薄命”这四个字,恰似这位失宠宫嫔内心深处一声沉重的叹息,把她那种时时担心厄运降临,而当厄运终于落到头上时既难以置信,又不得不痛苦地承认的复杂心理和盘托出了。这样的心理刻画,是很富包蕴的。
失宠的命运降临之后,她陷入久久的寻思。因“思”而入“梦”,梦中又在重温过去的欢乐,表现出对命运的希冀,对君主的幻想,而在自己心中重新编织得宠的幻影。但幻梦毕竟代替不了现实,一觉醒来,眼前面对的仍是寂寞的长信宫殿,梧桐秋叶,珠帘夜霜,听到的仍是悠长凄凉的铜壶清漏。于是又不得不怀疑自己这种侥幸的希望原不过是无法实现的幻梦。以上两句,把女主人公曲折复杂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而又层次分明。
就在这位失宠者由思而梦,由梦而疑,心灵上倍受痛苦煎熬的时刻,不远的西宫那边却向她展示了一幅灯火辉煌的图景。不用说,此刻西宫中又正在彻夜宴饮,重演“平阳歌舞新承宠”的场面了。这情景对她来说是那样的熟悉,使她一下子就唤起了对自己“新承宠”时的记忆,仿佛回到了当初在复道受君主恩宠的日子。可是这一切此刻又变得那样遥远,承宠的场面虽在重演,但华美的西宫已经换了新主。“分明”二字,意余言外,耐人咀嚼。它包含了失宠者在寂寞凄凉中对往事历历分明的记忆和无限的追恋,也蕴含着往事不可回复的深沉感慨和无限怅惘,更透露出不堪回首往事的深刻哀伤。
其五
这是一首抒发宫怨的诗歌。昭阳殿是西汉赵飞燕得宠时住的寝宫,后来以昭阳殿泛指得宠嫔妃。长信宫是在赵飞燕得宠时失宠嫔妃班婕妤住的寝宫,后来泛指失宠嫔妃。
后两句运用对比描写出失宠于得宠截然不同的差距,白露堂中细草迹是指失宠嫔妃的宫闱清冷,杂草丛生,一片荒凉凄清,使得人物也显得十分幽怨。
红罗帐里不胜情,是指得宠的嫔妃寝宫里红帐高挂,与君王软语温存,不胜惬意,说不完的情意绵绵话。
王昌龄从女性角度出发,运用对比,生动形象刻画了失宠嫔妃与得宠嫔妃的天壤之别,是宫怨诗中难得的题材。对那些嫔妃寄予深深的同情。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69-702、袁世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2833、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3-126王昌龄资料
王昌龄 (698— 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 查看详情>>
王昌龄古诗词作品: 《塞下曲·蝉鸣空桑林》《萧驸马宅花烛翻译_萧驸马宅花烛赏析_王昌龄的诗词》《灞上闲居翻译_灞上闲居赏析_王昌龄的诗词》《送韦十二兵曹翻译_送韦十二兵曹赏析_王昌龄的诗词》《送刘昚虚归取宏词解翻译_送刘昚虚归取宏词解赏析_王昌龄的诗词》《送李十五翻译_送李十五赏析_王昌龄的诗词》《殿前曲二首翻译_殿前曲二首赏析_王昌龄的诗词》《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翻译_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赏析_王昌龄的诗词》《送崔参军往龙溪翻译_送崔参军往龙溪赏析_王昌龄的诗词》《送吴十九往沅陵翻译_送吴十九往沅陵赏析_王昌龄的诗词》
王昌龄的诗词长信怨(金井梧桐秋叶黄)全诗翻译_长信怨(金井梧桐秋叶黄)赏析的意思
文言文《蝉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郭璞《蝉赞》曰:“虫之精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万物皆化,人胡不然?”古人以为蝉...
文言文《登台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全文首先阐述登台的原因:铜雀台建成后父亲召集文武在台前举行比武大会,命文人才子作赋以助兴。“开篇一词”广...
文言文《蝉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蝉:一种昆虫,又名知了,亦作“蜘蟟”。清素:指蝉体清白。潜:藏。太阴:指地。此二句言蝉体清洁,潜藏在泥土之中...
文言文《登台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①明后:明,尊敬之词。后,君也.明后指曹操。嬉游,乐游。②太府:规模宏大的宫室。③营:经营,谋划。④嵯峨(cuó&eac...
文言文《鹞雀赋》简析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鹞雀赋,三国时期曹植所作,主要描写“鹞欲取雀”,雀与之进行生死搏斗的故事。赋主要采用拟人化和象征的手法,通过...
文言文《鹞雀赋》注释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1]鹞:一种凶猛的鸟,样子像鹰,比鹰小,捕食小鸟,通常称"鹞鹰"、"鹞子"。[2]瘠(jí)瘦:瘦削,不肥胖。[3]轗(kǎn)轲(kē):困...
王昌龄的诗词长信怨(金井梧桐秋叶黄)全诗翻译_长信怨(金井梧桐秋叶黄)赏析相关诗句
- 古诗《塞下曲·蝉鸣空桑林》 - - 王昌龄 - - 《塞下曲·蝉鸣空桑林》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塞下曲·蝉鸣空桑林》全文如下: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
- 古诗《琴·孤桐秘虚鸣》 - - 王昌龄 - - 《琴·孤桐秘虚鸣》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琴·孤桐秘虚鸣》全文如下: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高宴未终曲,谁能辨
- 古诗《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 - 王昌龄 - -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全文如下: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古诗《巴陵送李十二》 - - 王昌龄 - - 《巴陵送李十二》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巴陵送李十二》全文如下: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 古诗《九江口作》 - - 王昌龄 - - 《九江口作》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九江口作》全文如下:漭漭江势阔,雨开浔阳秋。驿门是高岸,望尽黄芦洲。水与五溪合,心期万里游。明时无弃才,谪去随孤舟。鸷鸟立
- 古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 - 王昌龄 - -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全文如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古诗《送窦七》 - - 王昌龄 - - 《送窦七》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送窦七》全文如下: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
- 古诗《芙蓉楼送辛渐》 - - 王昌龄 - - 《芙蓉楼送辛渐》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芙蓉楼送辛渐》全文如下: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古诗《留别武陵袁丞》 - - 王昌龄 - - 《留别武陵袁丞》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留别武陵袁丞》全文如下:皇恩暂迁谪,待罪逢知己。从此武陵溪,孤舟二千里。桃花遗古岸,金涧流春水。谁识马将军,忠贞抱生死
- 古诗《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 - - 王昌龄 - - 《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全文如下: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 古诗《从军行·大将军出战》 - - 王昌龄 - - 《从军行·大将军出战》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从军行·大将军出战》全文如下: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 古诗《少年行·西陵侠少年》 - - 王昌龄 - - 《少年行·西陵侠少年》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少年行·西陵侠少年》全文如下: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气高轻赴
- 古诗《从军行·胡瓶落膊紫薄汗》 - - 王昌龄 - - 《从军行·胡瓶落膊紫薄汗》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从军行·胡瓶落膊紫薄汗》全文如下: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 古诗《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 - 王昌龄 - -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全文如下: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苒苒几盈虚
- 古诗《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 - - 王昌龄 - -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全文如下: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 古诗《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 - - 王昌龄 - - 《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全文如下: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 古诗《旅望》 - - 王昌龄 - - 《旅望》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旅望》全文如下:白花原头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 古诗《送十五舅》 - - 王昌龄 - - 《送十五舅》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送十五舅》全文如下: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
- 古诗《西宫秋怨》 - - 王昌龄 - - 《西宫秋怨》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西宫秋怨》全文如下: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 古诗《越女·越女作桂舟》 - - 王昌龄 - - 《越女·越女作桂舟》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越女·越女作桂舟》全文如下: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
王昌龄的名句
- 王昌龄的诗词岳阳别李十七越宾全诗翻译_岳阳别李十七 - - - 王昌龄 - - - 《岳阳别李十七越宾》
- 王昌龄的诗词送胡大全诗翻译_送胡大赏析 - - - 王昌龄 - - - 《送胡大》
- 王昌龄的诗词宿灞上寄侍御玙弟全诗翻译_宿灞上寄侍御 - - - 王昌龄 - - - 《宿灞上寄侍御玙弟》
- 王昌龄的诗词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全诗翻译_从军行(琵 - - - 王昌龄 - - - 《》
- 王昌龄的诗词秋兴全诗翻译_秋兴赏析 - - - 王昌龄 - - - 《》
- 王昌龄的诗词宴南亭全诗翻译_宴南亭赏析 - - - 王昌龄 - - - 《》
- 王昌龄的诗词送郭司仓全诗翻译_送郭司仓赏析 - - - 王昌龄 - - - 《》
- 王昌龄的诗词送吴十九往沅陵全诗翻译_送吴十九往沅陵 - - - 王昌龄 - - - 《》
- 王昌龄的诗词送谭八之桂林全诗翻译_送谭八之桂林赏析 - - - 王昌龄 - - - 《》
- 王昌龄的诗词巴陵别刘处士全诗翻译_巴陵别刘处士赏析 - - - 王昌龄 - - - 《》
- 王昌龄的诗词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全诗翻译_出 - - - 王昌龄 - - - 《》
- 王昌龄的诗词灞上闲居全诗翻译_灞上闲居赏析 - - - 王昌龄 - - - 《》
- 王昌龄的诗词答武陵田太守原文注释_答武陵田太守赏析 - - - 王昌龄 - - - 《》
- 王昌龄的诗词送魏二全诗翻译_送魏二赏析 - - - 王昌龄 - - - 《》
- 王昌龄的诗词送崔参军往龙溪全诗翻译_送崔参军往龙溪 - - - 王昌龄 - - - 《》
- 王昌龄的诗词初日全诗翻译_初日赏析 - - - 王昌龄 - - - 《》
- 王昌龄的诗词同王维集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五韵全诗翻译 - - - 王昌龄 - - - 《》
- 王昌龄的诗词别刘谞全诗翻译_别刘谞赏析 - - - 王昌龄 - - - 《》
- 王昌龄的诗词听流人水调子全诗翻译_听流人水调子赏析 - - - 王昌龄 - - - 《》
- 王昌龄的诗词宿京江口期刘昚虚不至全诗翻译_宿京江口 - - - 王昌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