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代作者:王昌龄出自:更新时间:2024-01-15
孤舟微月对枫林,
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
断弦收与泪痕深。

gū zhōu wēi yuè duì fēng lín ,fèn fù míng zhēng yǔ kè xīn 。lǐng sè qiān zhòng wàn zhòng yǔ ,duàn xián shōu yǔ lèi hén shēn 。

【听流人水调子译文】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夜晚,天上一弯微月,江上一叶孤舟,两岸是黑黝黝的枫林。演奏者是一位流浪的乐人,他的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愁,倾注在筝乐之中,低婉压抑的筝乐,也更加重了客人的乡愁。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就像是飘飘洒洒永不停止的秋雨,弥漫在山岭之上。突然,筝弦断了,乐人思念之极,哀伤之极,以致忘情忘形;低首望去,弦断之处,泪水已经湿透了衣衫。

【听流人水调子注释】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zhēng)与客心。
分付:即发付,安排。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听流人水调子赏析】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首句写景,并列三个意象(孤舟、微月、枫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本有借月光写客愁的传统。而江上见月,月光与水光交辉,更易牵惹客子的愁情。王昌龄似乎特别偏爱这样的情景:“亿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行到荆门向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等等,都将客愁与江月联在一起。而“孤舟微月”也是写的这种意境,“愁”字未明点,是见于言外的。“枫林”暗示了秋天,也与客愁有关。这种阔叶树生在江边,遇风发出一片肃杀之声(“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真叫人感到“青枫浦上不胜愁”呢。“孤舟微月对枫林”,集中秋江晚来三种景物,就构成极凄清的意境(这种手法,后来在元人马致远《天净沙》中有最尽致的发挥),上面的描写为筝曲的演奏安排下一个典型的环境。此情此境,只有音乐能排遣异乡异客的愁怀了。弹筝者于此也就暗中登场。“分付”同“与”字照应,意味着奏出的筝曲与迁客心境相印。“水调子”本来哀切,此时又融入流落江湖的乐人(“流人”)的主观感情,引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迁谪者内心的共鸣。这里的“分付”和“与”,下字皆灵活,它们既含演奏弹拨之意,其意味又决非演奏弹拨一类实在的词语所能传达于万一的。它们的作用,已将景色、筝乐与听者心境紧紧钩连,使之融成一境。“分付”双声,“鸣筝”叠韵,使诗句铿锵上口,富于乐感。诗句之妙,恰如钟惺所说:“‘分付’字与‘与’字说出鸣筝之情,却解不出”(《唐诗归》)。所谓“解不出”。乃是说它可意会而难言传,不象实在的词语那样易得确解。

  次句刚写入筝曲,三句却提到“岭色”,似乎又转到景上。其实,这里与首句写景性质不同,可说仍是写“鸣筝”的继续。也许晚间真的飞了一阵雨,使岭色处于有无之中。也许只不过是“微月”如水的清光造成的幻景,层层山岭好象迷蒙在雾雨之中。无论是哪种境况,对迁客的情感都有陪衬烘托的作用。此外,更大的可能是奇妙的音乐造成了这样一种“石破天惊逗秋雨”的感觉。“千重万重雨”不仅写岭色,也兼形筝声(犹如“大弦嘈嘈如急雨”);不仅是视觉形象,也是音乐形象。“千重”、“万重”的复叠,给人以乐音繁促的暗示,对弹筝“流人”的复杂心绪也是一种暗示。在写“鸣筝”之后,这样将“岭色”与“千重万重雨”并置一句中,省去任何叙写、关联词语,造成诗句多义性,含蕴丰富,打通了视听感觉,令人低回不已。

  弹到激越处,筝弦突然断了。但听者情绪激动,不能自已。这里不说泪下之多,而换言“泪痕深”,造语形象新鲜。“收与”、“分付与”用字同妙,它使三句的“雨”与此句的“泪”搭成譬喻关系。似言听筝者的泪乃是筝弦收集岭上之雨化成,无怪乎其多了。这想象新颖独特,发人妙思。此诗从句法、音韵到通感的运用,颇具特色,而且都服务于意境的创造,浑融含蓄,而非刻露,《诗薮》称之为“连城之璧,不以追琢减称”,可谓知言。

王昌龄的诗词听流人水调子全诗翻译_听流人水调子赏析的意思

文言文《与人书一》鉴赏_作者顾炎武,其内容如下:《与人书一》是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创作的一篇散文。在这封短信中,作者提出做学问只有破除自我封闭状态,走出书斋,扩大见...

查看详情>>

文言文《蝉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郭璞《蝉赞》曰:“虫之精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万物皆化,人胡不然?”古人以为蝉...

查看详情>>

文言文《登台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全文首先阐述登台的原因:铜雀台建成后父亲召集文武在台前举行比武大会,命文人才子作赋以助兴。“开篇一词”广...

查看详情>>

文言文《蝉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蝉:一种昆虫,又名知了,亦作“蜘蟟”。清素:指蝉体清白。潜:藏。太阴:指地。此二句言蝉体清洁,潜藏在泥土之中...

查看详情>>

文言文《蝉赋》创作背景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蝉赋》是东汉文学家曹植创作的一篇赋。此赋细腻地描写了蝉的生活习性及其倍受其它天敌进攻的处境,赞颂了蝉正直清高...

查看详情>>

文言文《登台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①明后:明,尊敬之词。后,君也.明后指曹操。嬉游,乐游。②太府:规模宏大的宫室。③营:经营,谋划。④嵯峨(cuó&eac...

查看详情>>

文言文《登台赋》创作背景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登台赋》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将铜雀台当作吟咏曹操功绩的对象,紧紧围绕铜雀台展开对父亲...

查看详情>>

文言文《鹞雀赋》简析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鹞雀赋,三国时期曹植所作,主要描写“鹞欲取雀”,雀与之进行生死搏斗的故事。赋主要采用拟人化和象征的手法,通过...

查看详情>>

文言文《鹞雀赋》注释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1]鹞:一种凶猛的鸟,样子像鹰,比鹰小,捕食小鸟,通常称"鹞鹰"、"鹞子"。[2]瘠(jí)瘦:瘦削,不肥胖。[3]轗(kǎn)轲(kē):困...

查看详情>>

文言文《髑髅说》简析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这篇文章写曹子“游乎陂塘之滨,步乎纂秽之蔽”,在路旁边遇到了一个髑髅,即死人的头骨,便伏轼而问他:你是为国捐躯...

查看详情>>

王昌龄的诗词听流人水调子全诗翻译_听流人水调子赏析相关诗句

  • 古诗《塞下曲·蝉鸣空桑林 - - 王昌龄 - - 《塞下曲·蝉鸣空桑林》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塞下曲·蝉鸣空桑林》全文如下: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
  • 古诗《琴·孤桐秘虚鸣 - - 王昌龄 - - 《琴·孤桐秘虚鸣》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琴·孤桐秘虚鸣》全文如下:孤桐秘虚鸣,朴素传幽真。仿佛弦指外,遂见初古人。意远风雪苦,时来江山春。高宴未终曲,谁能辨
  • 古诗《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 - 王昌龄 - -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全文如下: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古诗《巴陵送李十二 - - 王昌龄 - - 《巴陵送李十二》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巴陵送李十二》全文如下: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 古诗《九江口作 - - 王昌龄 - - 《九江口作》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九江口作》全文如下:漭漭江势阔,雨开浔阳秋。驿门是高岸,望尽黄芦洲。水与五溪合,心期万里游。明时无弃才,谪去随孤舟。鸷鸟立
  • 古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 - 王昌龄 - -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全文如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古诗《送窦七 - - 王昌龄 - - 《送窦七》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送窦七》全文如下: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鄂渚轻帆须早发,江边明月为君留。
  • 古诗《芙蓉楼送辛渐 - - 王昌龄 - - 《芙蓉楼送辛渐》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芙蓉楼送辛渐》全文如下: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古诗《留别武陵袁丞 - - 王昌龄 - - 《留别武陵袁丞》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留别武陵袁丞》全文如下:皇恩暂迁谪,待罪逢知己。从此武陵溪,孤舟二千里。桃花遗古岸,金涧流春水。谁识马将军,忠贞抱生死
  • 古诗《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 - - 王昌龄 - - 《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全文如下: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 古诗《从军行·大将军出战 - - 王昌龄 - - 《从军行·大将军出战》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从军行·大将军出战》全文如下: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 古诗《少年行·西陵侠少年 - - 王昌龄 - - 《少年行·西陵侠少年》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少年行·西陵侠少年》全文如下:西陵侠少年,送客短长亭。青槐夹两道,白马如流星。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气高轻赴
  • 古诗《从军行·胡瓶落膊紫薄汗 - - 王昌龄 - - 《从军行·胡瓶落膊紫薄汗》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从军行·胡瓶落膊紫薄汗》全文如下: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 古诗《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 - 王昌龄 - - 《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同从弟销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全文如下: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苒苒几盈虚
  • 古诗《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 - - 王昌龄 - -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二》全文如下: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 古诗《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 - - 王昌龄 - - 《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全文如下: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 古诗《旅望 - - 王昌龄 - - 《旅望》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旅望》全文如下:白花原头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 古诗《送十五舅 - - 王昌龄 - - 《送十五舅》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送十五舅》全文如下: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
  • 古诗《西宫秋怨 - - 王昌龄 - - 《西宫秋怨》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西宫秋怨》全文如下: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 古诗《越女·越女作桂舟 - - 王昌龄 - - 《越女·越女作桂舟》作者为唐代诗人王昌龄,古诗《越女·越女作桂舟》全文如下:越女作桂舟,还将桂为楫。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叶。将归问夫婿,颜

王昌龄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