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赏析一】
首句“西城杨柳弄春柔”貌似纯写景,实则有深意。因为这柳色,通常能使人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伤别。“弄春柔”的“柔”字,便有百种柔情,“弄”字则有故作撩拨之意。赋予无情景物以有情,寓拟人之法于无意中。“杨柳弄春柔”的结果,便是惹得人“动离忧,泪难收”。以下写因柳而有所感忆:“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这里暗示,这杨柳不是任何别的地方的杨柳,而是靠近水驿的长亭之柳,所以当年曾系归舟,曾有离别情事这地方发生。那时候,一对有情人,就踏过红色的板桥,眺望春草萋萋的原野,这儿话别。一切都记忆犹新,可是眼前呢,风景不殊,人儿已天各一方了。“水空流”三字表达的惆怅是深长的。
过片“韶华不为少年留”是因为少年既是风华正茂,又特别善感的缘故,所谓说“恨悠悠,几时休?”两句无形中又与前文的“泪难收”、“水空留”唱和了一次。“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说不登则已,“一登”就这杨花似雪的暮春时候,真正是“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是一个极其巧妙的比喻,它妙就妙一下子将从篇首开始逐渐写出的泪流、水流、恨流挽合做一江春水,滔滔不尽地向东奔去,使人沉浸感情的洪流中。这比喻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逐渐汇合,水到渠成的。
此词写柳,妙“弄春柔”一语,笔意入微,妥贴自然,把拟人手法于无意中出之,化无情之柳为多情之物;此词写愁,妙引而不发,语气微婉,最后由景触发一个巧妙的比喻:清泪、流水和离恨融汇成一股情感流,言尽而情不尽。
【赏析二】
这首愁情词由春愁离愁写起,再写失恋之愁和叹老嗟卑之愁,省略或者说是虚化了具体时空背景,仿佛将词人一生所经历之愁都凝聚浓缩在一首词中了,很富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此词上片前三句写初春的离别,并未出现告别的对象而悲泪滂沱,已寓无限隐情。“西城杨柳弄春柔”貌似纯写景,实则有深意。因为这柳色,通常能使人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易逝,又可以使人感春伤别。“弄春柔”的“柔”字,便有百种柔情,“弄”字则有故作撩拨之意。赋予无情景物以有情,寓拟人之法于无意中。“杨柳弄春柔”的结果,便是惹得人“动离忧,泪难收”。以下写因柳而有所感忆。“犹记”两句转为忆旧,“多情”指恋人,“系归舟”指飘泊重逢的激动。“碧野朱桥”是当日系舟处所,又是今日处境。
“当日事”唯存记忆,而眼前是“人不见,水空流”。即谓再度离别,再度“归来”时,已无人“系舟”,只见水流。“水空流”三字表达的惆怅是深长的。这几句暗示这杨柳不是任何别的地方的杨柳,而是靠近水驿的长亭之柳,所以当年曾系归舟,曾有离别情事这地方发生。那时候,一对有情人,就踏过红色的板桥,眺望春草萋萋的原野,这儿话别。一切都记忆犹新,可是眼前呢,风景不殊,人儿已天各一方了。
过片“韶华”句为议论,道破人生真理,此理虽为常理常情,但由词人体味人生后道出则有极哀切的意蕴。“韶华不为少年留”是因为少年既是风华正茂,又特别善感的缘故,这青春不再,年华易衰,才是“恨悠悠”的终极原因。此悠悠长恨,当然将词人仕途不遇、理想落空的伤感融注其间了。“恨悠悠,几时休?”两句无形中又与前文的“泪难收”、“水空流”唱和了一次。
“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说不登则已,“一登”就这杨花似雪的暮春时候,真正是“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是一个极其巧妙的比喻,它妙就妙一下子将从篇首开始逐渐写出的泪流、水流、恨流挽合做一江春水,滔滔不尽地向东奔去,使人沉浸感情的洪流中。这比喻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逐渐汇合,水到渠成的。此喻在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比喻基础上,又翻出一层新意,乃脱胎换骨,点铁成金之法。
此词写柳,妙“弄春柔”一语,笔意入微,妥贴自然,把拟人手法于无意中出之,化无情之柳为多情之物;此词写愁,妙引而不发,语气微婉,最后由景触发一个巧妙的比喻:清泪、流水和离恨融汇成一股情感流,言尽而情不尽。全词结构布局极缜密。下片“飞絮落花”印上片“杨柳弄春柔”;“登楼”印“离忧”;“春江都是泪”印“泪难收”;“韶华不为少年留”总提全词命意,天然浑成,意态兼善,神韵悠长。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西城的杨柳逗弄着春天的柔情,让我想起离别时的忧伤,眼泪止不住的流。还记得当年你为我拴着归来的小舟。绿色的原野,红色的小桥,是我们当时离别的情形。而如今你不在,只有水在独自流淌。
美好的青春不为少年时停留,离别的苦恨,什么时候才能停止?等到柳絮飘飞、落花满地的时候,我登上楼台。即使这满江春水都化作眼泪,也流不尽,依然有愁苦在心头。
注释
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江神子”“村意远”。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宋人改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
弄春:谓在春日弄姿。
离忧:离别的忧思;离人的忧伤。
多情:指钟情的人。
归舟:返航的船。
韶华: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
飞絮:飘飞的柳絮。
春江:春天的江。
【创作背景】
此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主要抒写别恨,为怀人伤别之作,据词意可知作于某年的一个暮春,当为秦观前期的作品。秦观资料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扬州高邮人,字少游,一字太虚,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他长于议论,文丽思深,兼有诗... 查看详情>>
秦观古诗词作品: 《和裴仲谟放兔行翻译_和裴仲谟放兔行赏析_秦观的诗词》《次韵何子温翻译_次韵何子温赏析_秦观的诗词》《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翻译_大行太皇太后挽词二首赏析_秦观的诗词》《观宝林塔张灯次胡瑗韵翻译_观宝林塔张灯次胡瑗韵赏析_秦观的诗词》《次韵蒋颖叔南郊祭告上清储祥宫翻译_次韵蒋颖叔南郊祭告上清储祥宫赏析_秦观的诗词》《答朱广微翻译_答朱广微赏析_秦观的诗词》《次韵出省马上有怀蒋颖叔翻译_次韵出省马上有怀蒋颖叔赏析_秦观的诗词》《和程给事贇闍黎化去之什翻译_和程给事贇闍黎化去之什赏析_秦观的诗词》《次韵安州冕行寄传师翻译_次韵安州冕行寄传师赏析_秦观的诗词》《次韵公辟将受代书蓬莱阁翻译_次韵公辟将受代书蓬莱阁赏析_秦观的诗词》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翻译_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赏析_秦观的诗词的意思
文言文《蝉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郭璞《蝉赞》曰:“虫之精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万物皆化,人胡不然?”古人以为蝉...
文言文《登台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全文首先阐述登台的原因:铜雀台建成后父亲召集文武在台前举行比武大会,命文人才子作赋以助兴。“开篇一词”广...
文言文《蝉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蝉:一种昆虫,又名知了,亦作“蜘蟟”。清素:指蝉体清白。潜:藏。太阴:指地。此二句言蝉体清洁,潜藏在泥土之中...
文言文《登台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①明后:明,尊敬之词。后,君也.明后指曹操。嬉游,乐游。②太府:规模宏大的宫室。③营:经营,谋划。④嵯峨(cuó&eac...
文言文《鹞雀赋》简析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鹞雀赋,三国时期曹植所作,主要描写“鹞欲取雀”,雀与之进行生死搏斗的故事。赋主要采用拟人化和象征的手法,通过...
文言文《鹞雀赋》注释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1]鹞:一种凶猛的鸟,样子像鹰,比鹰小,捕食小鸟,通常称"鹞鹰"、"鹞子"。[2]瘠(jí)瘦:瘦削,不肥胖。[3]轗(kǎn)轲(kē):困...
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翻译_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赏析_秦观的诗词相关诗句
秦观的名句
- 秦观的诗词望海潮·梅英疏淡全诗翻译_望海潮&mi - - - 秦观 - - - 《望海潮·梅英疏淡》
- 秦观的诗词一落索·杨花终日飞舞全诗翻译_一落 - - - 秦观 - - - 《一落索·杨花终日飞舞》
- 秦观的诗词品令·二之二全诗翻译_品令· - - - 秦观 - - - 《品令·二之二》
- 秦观的诗词石州慢 middot;九日全诗翻译_石州慢 midd - - - 秦观 - - - 《》
- 秦观的诗词念奴娇 middot;咏柳全诗翻译_念奴娇 midd - - - 秦观 - - - 《》
- 秦观的诗词南歌子 middot;玉漏迢迢尽全诗翻译_南歌子 - - - 秦观 - - - 《》
- 秦观的诗词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全诗翻译_春日(一夕轻 - - - 秦观 - - - 《》
- 秦观的诗词虞美人·三之一全诗翻译_虞美人&midd - - - 秦观 - - - 《》
- 秦观的诗词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全诗翻译_临 - - - 秦观 - - - 《》
- 秦观的诗词木兰花·秋容老尽芙蓉院全诗翻译_木 - - - 秦观 - - - 《》
- 秦观的诗词玉楼春·集句全诗翻译_玉楼春· - - - 秦观 - - - 《》
- 秦观的诗词临江仙·二之一全诗翻译_临江仙&midd - - - 秦观 - - - 《》
- 秦观的诗词品令·二之一全诗翻译_品令· - - - 秦观 - - - 《》
- 秦观的诗词南歌子·霭霭凝春态全诗翻译_南歌子& - - - 秦观 - - - 《》
- 秦观的诗词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全诗翻译_鹧 - - - 秦观 - - - 《》
- 秦观的诗词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全诗翻译_浣 - - - 秦观 - - - 《》
- 秦观的诗词虞美人·三之三全诗翻译_虞美人&midd - - - 秦观 - - - 《》
- 秦观的诗词画堂春·落红铺径水平池全诗翻译_画 - - - 秦观 - - - 《》
- 秦观的诗词摸鱼儿·重九全诗翻译_摸鱼儿· - - - 秦观 - - - 《》
- 秦观的诗词调笑令·心素全诗翻译_调笑令· - - - 秦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