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归帆 一作:征帆)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衰草 一作:芳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登山临水,举目望远,故都金陵正是深秋,天气已变得飒爽清凉。奔腾千晚的长江澄澈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帆船在夕阳往来穿梭,西风起处,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飘扬。华丽的画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丹青妙笔也难描画。
遥想当年,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可叹在朱雀门外结绮阁楼,六朝君主一个个地相继败亡。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怀古,无不对历代荣辱喟叹感伤。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随着流水消逝,剩下的只有寒烟惨淡、绿草衰黄。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花》遗曲。
注释
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故国:旧时的都城,指金陵。
千晚澄江似练: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语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澄江,清澈的长江。练,白色的绢。
如簇:这晚指群峰好像丛聚在一起。簇,丛聚。
去棹(zhào):往来的船只。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
星河鹭(lù)起:白鹭从水中沙洲上飞起。长江中有白鹭洲(长江与秦淮河相汇之处的小洲)。星河,银河,这晚指长江。
画图难足: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
繁华竞逐:(六朝的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竞逐:竞相仿效追逐。
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
悲恨相续:指亡国悲剧连续发生。
凭高:登高。这是说作者登上高处远望。
谩嗟荣辱:空叹什么荣耀耻辱。这是作者的感叹。
六朝:指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它们都建都金陵。
商女:歌女。
《后庭》遗曲:指歌曲《玉树后庭花》,传为陈后主所作。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人认为是亡国之音。
【赏析】
此词通过对金陵(今江苏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上阕写登临金陵故都之所见。“澄江”“翠峰”“征帆”“斜阳”“酒旗”“西风”“云淡”“鹭起”,依次勾勒水、陆、空的雄浑场面,境界苍凉。下阕写在金陵之所想。“念”字作转折,今昔对比,时空交错,虚实相生,对历史和现实,表达出深沉的抑郁和沉重的叹息。全词情景交融,境界雄浑阔大,风格沉郁悲壮,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堪称名篇。
词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为词拓出一个高远的视野。“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点明了地点和季节,因为是六朝故都,乃称“故国”,“晚秋”与下句“初肃”相对,瑟瑟秋风,万物凋零,呈现出一种“悲秋”的氛围。此时此景,登斯楼也,则情以物迁,辞必情发,这就为下片的怀古所描述的遥远的时间作铺垫。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千里”二字,上承首句“登临送目”——登高远望即可纵目千里;下启“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的大全景扫描,景象开阔高远。“澄江似练”,脱化于谢朓诗句“澄江静如练”,在此与“翠峰如簇”相对,不仅在语词上对仗严谨、工整,构图上还以曲线绵延(“澄江似练”)与散点铺展(“翠峰如簇”)相映成趣。既有平面的铺展,又有立体的呈现,一幅金陵锦绣江山图展现眼前。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是在大背景之下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残阳”“西风”,点出时下是黄昏时节,具有典型的秋日景物特点。“酒旗”“征帆”是暗写在秋日黄昏里来来往往的行旅,人事匆匆,由纯自然的活动景物写到人的活动,画面顿时生动起来。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是大手笔中的点睛之处。“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远在天际的船罩上一层薄雾,水上的白鹭纷纷从银河上惊起,不仅把整幅金陵秋景图展现得活灵活现,而且进一步开拓观察的视野——在广漠的空间上,随着征帆渐渐远去,水天已融为一体,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如此雄壮宽广的气度,如此开阔旷远的视野与王勃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比较,两者展现的气度与视野不相上下,一为千古传诵的骈文警句,一为前所未有的词中创境,可谓异曲同工。正如林逋《宿洞霄宫》“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所言,眼前所见,美不胜收,难以尽述,因此总赞一句“画图难足”,结束上阕。
下阕怀古抒情。“念往昔”一句,由登临所见自然过渡到登临所想。“繁华竞逐”涵盖千古兴亡的故事,揭露了金陵繁华表面掩盖着纸醉金迷的生活。紧接着一声叹息,“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此语出自杜牧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诗句,化用其意,以典型化手法,再现当时隋兵已临城下,陈后主居然对国事置若罔闻,在危难之际还在和妃子们寻欢作乐的可悲。这是亡国悲剧艺术缩影,嘲讽中深含叹惋。“悲恨相续”,是指其后的统治阶级不以此为鉴,挥霍无度,沉溺酒色,江南各朝,覆亡相继:遗恨之余,嗟叹不已。
“千古凭高”二句,是直接抒情,凭吊古迹,追述往事,抒对前代吊古、怀古不满之情。“六朝旧事”二句,化用窦巩《南游感兴》“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日暮东风眷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之意,借“寒烟、衰草”寄惆怅心情。去的毕竟去了,六朝旧事随着流水一样消逝,如今除了眼前的一些衰飒的自然景象,更不能再见到什么。
更可悲的是“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融化了杜牧的《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随书·五行志》说:“祯明初,后主创新歌,词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时人以为歌谶,此其不久兆也。”后来《玉树后庭花》就作为亡国之音。此句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感慨:不是商女忘记了亡国之恨,是统治者的醉生梦死,才使亡国的靡靡之音充斥在金陵的市井之上。
同时,这首词在艺术上也有成就,它体现了作者“一洗五代旧习”的文学主张。词本倚声,但王安石说:“古之歌者,皆先为词,后有声,故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如今先撰腔子,后填词,却是‘永依声’也。”(赵令畤《侯鲭录》卷七引)显然是不满意只把词当作一种倚声之作。这在当时是异端之论,但今天看来却不失其锐敏和先知先觉之处。北宋当时的词坛虽然已有晏殊、柳永这样一批有名词人,但都没有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词风柔弱无力。他曾在读晏殊小词后,感叹说:“宰相为此可乎?”(魏泰《东轩笔录》引)。所以他自己作词,便力戒此弊,“一洗五代旧习”(刘熙载《艺概》卷四),指出向上一路,为苏轼等士大夫之词的全面登台,铺下了坚实的基础。
首先,这首词写景奇伟壮丽,气象开阔绵邈,充分显示出作者立足之高、胸襟之广。开头三句是泛写,寥寥数语即交代清楚时令、地点、天气,并把全词置于一个凭栏远眺的角度,一片秋色肃杀的气氛之中,气势已是不凡。以下“千里澄江似练”写水,“翠峰如簇”写山,从总体上写金陵的山川形势,更给全词描绘出一个广阔的背景。“征帆”二句是在此背景之下对景物的具体描写。在滔滔千里的江面之上,无数征帆于落日余晖中匆匆驶去。这景色,与“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相比,虽辽阔者同,然而,前者壮丽,后者凄清,风格迥异。而长江两岸众多参差的酒旗背着西风飘荡,与杜牧的“水村山郭酒旗风”相比,浓烈与俊爽之差别则显而易见。至于“彩舟云淡,星河鹭起”,如同电影镜头的进一步推开,随着征帆渐渐远去,词人的视野也随之扩大,竟至把水天上下融为一体,在一个更加广漠的空间写出长江的万千仪态。远去的征帆像是漂漾在淡淡的白云里,飞舞的白鹭如同从银河上惊起。此词景物有实有虚,色彩有浓有淡,远近交错,虚实结合,浓淡相宜,构成一幅巧夺天工的金陵风景图。其旷远、清新的境界,雄健、壮阔的风格,是那些“小园香径”“残月落花”之作所无可比拟的。
其次,立意新颖,高瞻远瞩,表现出一个清醒的政治家的真知灼见。《桂枝香》下片所发的议论,绝不是慨叹个人的悲欢离合、闲愁哀怨,而是反映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前途的关注和焦急心情。前三句“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所念者,是揭露以金陵建都的六朝统治者,利用江南秀丽山川,豪华竞逐,荒淫误国;所叹者,是鄙夷他们到头来演出了一幕又一幕“门外楼头”式的悲剧,实在是既可悲又可恨。“千古凭高”二句则是批判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的小圈子,站不到应有的高度,也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引出历史的教训。而如今,六朝旧事随着流水逝去了,眼前只剩下几缕寒烟笼罩着的毫无生机的衰草。这“寒烟衰草凝绿”显然流露出作者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全词重点在结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此意唐人杜牧也写过。然而,作者不似杜牧那样去责怪商女无知,而是指桑骂槐,意在言外:歌妓们至今还唱着亡国之音,正是因为当权者沉湎酒色,醉生梦死。然而,“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如再不改弦易辙,采取富国强兵的措施,必然如六朝一样悲恨相续。此结句无异于对北宋当局的警告。有人说,张昪的《离亭燕》是王安石《桂枝香》所本。如果从语言、句法来看,王词确受张词影响不小。然而,张昪对六朝的兴亡只是一种消极的伤感:“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两词的思想境界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第三,章法上讲究起承转合,层次井然,极类散文的写法。上片首句“登临送目”四字笼罩全篇,一篇从此生发。次句“故国”二字点明金陵,为下片怀古议论埋下伏笔。以下写景先从总体写起,接着是近景,远景,最后以“画图难足”收住。既总结了以上写景,又很自然地转入下片议论。安排十分妥贴、自然。下片拓开一层大发议论:金陵如此壮丽,然而它正是六朝相继灭亡的历史见证。“念往昔”三句表明了对六朝兴亡的态度,“千古凭高”二句写出了对历来凭吊金陵之作的看法。以下即转入现实,结句又回到今天。首尾圆合,结构谨严,逐层展开,丝丝入扣。词有以景结,如晏殊的《踏莎行》:“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写的是莫名其妙的春愁;有以情结,如柳永的《凤栖梧》:“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表现的是专一诚挚的爱情。而《桂枝香》却以议论作结,其中寄托着作者对重大的现实政治问题的看法。《桂枝香》在章法结构方面的这些特色,反映了词的发展在进入慢词之后,以散文入词出现的特点。
第四,用典贴切自然。“千里澄江似练”乃化用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星河鹭起”用的是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诗意。“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用的是隋灭陈的典故:当隋朝大将韩擒虎兵临城下时,全无心肝的陈后主还正在和宠妃张丽华歌舞作乐。杜牧《台城曲》曾咏此事。而王安石巧妙地只借用“门外楼头”四个字,“门外”言大军压境,“楼头”说荒淫无耻,就极其精炼而又形象地表现了六朝的覆灭。“悲恨相续”四个字则给南朝的历史作了总结。结句化用杜牧《泊秦淮》诗句,但赋予了它更为深刻、精辟的思想内容。短短的一首词而四用典,在王安石之前实不多见。
【创作背景】
此词可能是王安石出知江宁府时所作。公元1067年(宋英宗治平四年),王安石第一次任江宁知府,写有不少咏史吊古之作;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之后王安石被罢相,第二次出任江宁知府。这首词当作于这两个时段的其中之一。
王安石资料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 查看详情>>
王安石古诗词作品: 《梅花·墙角数枝梅》《金陵怀古·霸祖孤身取二江》《耕牛·朝耕草茫茫》《旅思·此身南北老》《众人·众人纷纷何足竞》《送王詹叔利州路运判》《道逢文通北使归》《挽舜元胡著作郎翻译_挽舜元胡著作郎赏析_王安石的诗词》《图书翻译_图书赏析_王安石的诗词》《汀沙翻译_汀沙赏析_王安石的诗词》
桂枝香·金陵怀古翻译_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_王安石的诗词的意思
文言文《蝉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郭璞《蝉赞》曰:“虫之精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万物皆化,人胡不然?”古人以为蝉...
文言文《登台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全文首先阐述登台的原因:铜雀台建成后父亲召集文武在台前举行比武大会,命文人才子作赋以助兴。“开篇一词”广...
文言文《蝉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蝉:一种昆虫,又名知了,亦作“蜘蟟”。清素:指蝉体清白。潜:藏。太阴:指地。此二句言蝉体清洁,潜藏在泥土之中...
文言文《登台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①明后:明,尊敬之词。后,君也.明后指曹操。嬉游,乐游。②太府:规模宏大的宫室。③营:经营,谋划。④嵯峨(cuó&eac...
文言文《鹞雀赋》简析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鹞雀赋,三国时期曹植所作,主要描写“鹞欲取雀”,雀与之进行生死搏斗的故事。赋主要采用拟人化和象征的手法,通过...
文言文《鹞雀赋》注释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1]鹞:一种凶猛的鸟,样子像鹰,比鹰小,捕食小鸟,通常称"鹞鹰"、"鹞子"。[2]瘠(jí)瘦:瘦削,不肥胖。[3]轗(kǎn)轲(kē):困...
桂枝香·金陵怀古翻译_桂枝香·金陵怀古赏析_王安石的诗词相关诗句
- 古诗《众人·众人纷纷何足竞》 - - 王安石 - - 《众人·众人纷纷何足竞》作者为宋代诗人王安石,古诗《众人·众人纷纷何足竞》全文如下:众人纷纷何足竞,是非吾喜非吾病。颂声交作莽岂贤,四国流言旦犹圣。唯圣人能轻
- 古诗《送王詹叔利州路运判》 - - 王安石 - - 《送王詹叔利州路运判》作者为宋代诗人王安石,古诗《送王詹叔利州路运判》全文如下:王孙旧读五车书,手把山阳太守符。未驾朱轓辞辇毂,却分金节佐均输。人才自古常难得
- 古诗《耕牛·朝耕草茫茫》 - - 王安石 - - 《耕牛·朝耕草茫茫》作者为宋代诗人王安石,古诗《耕牛·朝耕草茫茫》全文如下:朝耕草茫茫,暮耕水潏潏。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自无一毛利,主有千箱实。睆彼天上星,空
- 古诗《梅花·墙角数枝梅》 - - 王安石 - - 《梅花·墙角数枝梅》作者为宋代诗人王安石,古诗《梅花·墙角数枝梅》全文如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古诗《道逢文通北使归》 - - 王安石 - - 《道逢文通北使归》作者为宋代诗人王安石,古诗《道逢文通北使归》全文如下:朱颜使者锦貂裘,笑语春风入贝州。欲报京都近消息,传声车马少淹留。行人尽道还家乐,骑士能吹
- 古诗《金陵怀古·霸祖孤身取二江》 - - 王安石 - - 《金陵怀古·霸祖孤身取二江》作者为宋代诗人王安石,古诗《金陵怀古·霸祖孤身取二江》全文如下: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後,逸乐安知与祸双。东府
- 古诗《旅思·此身南北老》 - - 王安石 - - 《旅思·此身南北老》作者为宋代诗人王安石,古诗《旅思·此身南北老》全文如下:此身南北老,愁见问征途。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看云心共远,步月影同孤。慷慨秋风起,悲
- 古诗《元日》 - - 王安石 - - 《元日》作者为宋代诗人王安石,古诗《元日》全文如下: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古诗《泊船瓜洲》 - - 王安石 - - 《泊船瓜洲》作者为宋代诗人王安石,古诗《泊船瓜洲》全文如下: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古诗《幕次忆汉上旧居》 - - 王安石 - - 《幕次忆汉上旧居》作者为宋代诗人王安石,古诗《幕次忆汉上旧居》全文如下:汉水泱泱绕凤林,岘山南路白云深。如何忧国忘家日,尚有求田问舍心。直以文章供润色,未应风月
- 古诗《送沈康知常州》 - - 王安石 - - 《送沈康知常州》作者为宋代诗人王安石,古诗《送沈康知常州》全文如下:作客兰陵迹已陈,为传谣俗记州民。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相仍市井贫。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
- 古诗《梅花·白玉堂前一树梅》 - - 王安石 - - 《梅花·白玉堂前一树梅》作者为宋代诗人王安石,古诗《梅花·白玉堂前一树梅》全文如下: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 古诗《咏梅·颇怪梅花不肯开》 - - 王安石 - - 《咏梅·颇怪梅花不肯开》作者为宋代诗人王安石,古诗《咏梅·颇怪梅花不肯开》全文如下: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灯前玉面披香出,雪後春容取胜回。触拨清诗成
- 古诗《太白岭·太白巃嵷东南驰》 - - 王安石 - - 《太白岭·太白巃嵷东南驰》作者为宋代诗人王安石,古诗《太白岭·太白巃嵷东南驰》全文如下:太白巃嵷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阳春已
- 古诗《平山堂·城北横冈走翠虬》 - - 王安石 - - 《平山堂·城北横冈走翠虬》作者为宋代诗人王安石,古诗《平山堂·城北横冈走翠虬》全文如下:城北横冈走翠虬,一堂高视两三州。淮岑日对朱栏出,江岫云齐碧瓦浮。墟落耕
- 古诗《山行·出写清浅景》 - - 王安石 - - 《山行·出写清浅景》作者为宋代诗人王安石,古诗《山行·出写清浅景》全文如下:出写清浅景,归穿苍翠阴。平头均楚制,长耳嗣吴吟。暮岭已佳色,寒泉仍好音。谁同此真意,倦
- 古诗《拟寒山·风吹瓦堕屋》 - - 王安石 - - 《拟寒山·风吹瓦堕屋》作者为宋代诗人王安石,古诗《拟寒山·风吹瓦堕屋》全文如下: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瓦亦自破碎,岂但我血流。我终不嗔渠,此瓦不自由。众生造众
- 古诗《别葛使君·邑屋为儒知善政》 - - 王安石 - - 《别葛使君·邑屋为儒知善政》作者为宋代诗人王安石,古诗《别葛使君·邑屋为儒知善政》全文如下:邑屋为儒知善政,市门多粟见丰年。追攀更觉相逢晚,谈笑难忘欲别前。客
- 古诗《题何氏宅园亭》 - - 王安石 - - 《题何氏宅园亭》作者为宋代诗人王安石,古诗《题何氏宅园亭》全文如下:荷叶参差卷,榴花次第开。但令心有赏,岁月任渠催。
- 古诗《次韵昌叔咏尘》 - - 王安石 - - 《次韵昌叔咏尘》作者为宋代诗人王安石,古诗《次韵昌叔咏尘》全文如下:尘土轻扬不自持,纷纷生物更相吹。翻成地上万烟雾,散在人间要路岐。一世竞驰甘睬目,几家清坐得轩
王安石的名句
- 王安石的诗词明妃曲二首全诗翻译_明妃曲二首赏析 - - - 王安石 - - - 《》
- 王安石的诗词渔家傲·灯火已收正月半全诗翻译_ - - - 王安石 - - - 《渔家傲·灯火已收正月半》
- 王安石的诗词渔家傲 middot;灯火已收正月半全诗翻译_ - - - 王安石 - - - 《》
- 王安石的诗词送和甫至龙安微雨全诗翻译_送和甫至龙安 - - - 王安石 - - - 《》
- 王安石的诗词登飞来峰全诗翻译_登飞来峰赏析 - - - 王安石 - - - 《》
- 王安石的诗词桂枝香·登临送目全诗翻译_桂枝香& - - - 王安石 - - - 《》
- 王安石的诗词明妃曲二首(明妃初出汉宫时)全诗翻译_明妃 - - - 王安石 - - - 《》
- 王安石的诗词春夜(金炉香烬漏声残)全诗翻译_春夜(金炉香 - - - 王安石 - - - 《》
- 王安石的诗词望江南·四之四全诗翻译_望江南&mi - - - 王安石 - - - 《》
- 王安石的诗词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全诗翻译 - - - 王安石 - - - 《》
- 王安石的诗词泊船瓜洲全诗翻译_泊船瓜洲赏析 - - - 王安石 - - - 《》
- 王安石的诗词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文言文及翻译全 - - - 王安石 - - - 《》
- 王安石的诗词诉衷情·五之三全诗翻译_诉衷情&mi - - - 王安石 - - - 《》
- 王安石的诗词谒金门·春又老全诗翻译_谒金门&mi - - - 王安石 - - - 《》
- 王安石的诗词南乡子·自古帝王州全诗翻译_南乡 - - - 王安石 - - - 《》
- 王安石的诗词思王逢原(蓬蒿今日想纷披)全诗翻译_思王逢 - - - 王安石 - - - 《》
- 梅花翻译_梅花赏析_王安石的诗词 - - - 王安石 - - - 《》
- 元日翻译_元日赏析_王安石的诗词 - - - 王安石 - - - 《》
- 春夜 / 夜直翻译_春夜 / 夜直赏析_王安石的诗词 - - - 王安石 - - - 《》
- 游褒禅山记翻译_游褒禅山记赏析_王安石的诗词 - - - 王安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