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衰 一作: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暮春时节,深闺里无边的寂寞如潮水般涌来,一寸柔肠便有千缕愁丝。越是珍惜春天,春天却越容易流逝,淅淅沥沥的阑声催着落红,也催着春天归去的脚步。
倚遍栏杆,纵是春天千般好,怎奈也是无情绪。所思念的人在哪里呀?眼前只有那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萋萋芳草,正顺着良人归来时所必经的道路蔓延开去,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
“寂寞”二句:此系对韦庄调寄《应天长》二词中有关语句的隐括和新变。
人何处:所思念的人在哪里?此处的“人”,当与《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的“武陵人”及《满庭芳·小阁藏春》的“无人到”中的二“人”字同意,皆喻指作者的丈夫赵明诚。
“连天”二句:化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意,以表达亟待良人归来之望。
【创作背景】
据陈祖美《李清照简明年表》,此词大约作于重和元年至宣和二年(1118至1120年)期间。当时赵明诚或有外任,李清照独居青州。
【赏析一】
这是一首借伤春写离恨的闺怨词。全词情词并胜,神韵悠然,层层深入揭示了抒情女主人公心中无限愁情。
词人首先写道:“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闺”指过去年轻女子居住的内室。“柔”有作“愁”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独处在深院闺房中,心中总是积郁了千丝万缕的愁绪。开篇就以抒情笔调切入主题,再现了词人独守深闺,孤单寂寞,思念亲人,愁情不绝,柔肠寸断,叫人不知如何是好的情状。“柔肠一寸”就是“愁千缕”,由此可见词人寂寞愁苦、深情绵长、思念之情无可排遣的程度已经到了极致。
接着写道:“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阑。”“崔花阑”这里指崔花调落的阑。这是环境描写,意在烘托主人公忧愁的心境。一个“惜”字表明了词人对“春春去”的情感。接着又是“几点催花阑”,真有雪上加霜的感觉。原本令人怜惜且最能给人带来希望的春天却走了,可是,“屋漏偏于”,这里,春去而偏又下起了摧残鲜花的暮春阑。可见,词人惜春中自然也包含着怜惜青春年华的心理。
接着下片写伤别,抒写词人对丈夫强烈的思念和盼归之情。
词人写道:“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无情绪”就是心怀抑郁惆怅,没有兴趣。“独处深闺”的词人,心头总觉是“寂寞”,更是“柔肠一寸愁千缕”。词人深感寂寞,只好走到闺房外面,看看外面的风景,也好排遣心中的忧烦愁思。可是“倚遍栏杆”,极目远望,终究还是没有好心绪,真有“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温庭筠《望江南》)的感受。词人知道自己的丈夫远在他乡,望不见的,可是心思又放不下,而词人“倚遍栏干”不但不见丈夫,甚至还不知道“人何处”。
结尾处,遥问“人何处”,点明凭阑远望的目的,同时也暗示了“柔肠一寸愁千缕”、“祇是无情绪”的根本原因。这里,词人巧妙地安排了一个有问无答的布局,却转笔追随着女子的视线去描绘那望不到尽头的萋萋芳草,正顺着良人归来时所必经的道路蔓延开去,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然而望到尽头,唯见“连天芳草”,不见良人踪影。
这首词上片写伤春之情,下片写伤别之情。伤春、伤别,融为柔肠寸断的千缕浓愁。刻画出一个爱情专注执着、情感真挚细腻的深闺思妇的形象。写出了让人肝肠寸断的千缕浓愁:寂寞愁、伤春愁,伤别愁以及盼归愁。结尾“望断”二字写尽盼归不能的愁苦,此时感情已积聚至最高峰,全词达到高潮。
【赏析二】
这首词的基本内容:
上片第一句“寂寞深闺”,写一个青年女子在自己深藏后院的闺房里,心中感到非常寂寞;第二句“柔肠一寸愁千缕”,写青年女子的愁状,一寸柔肠便有千缕愁丝,那么整个人呢?可见她的寂寞和忧愁该有多么厉害。第三四句“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阑。”写青年女子忧愁的环境:给人带来希望并让人惋惜的春天走了,又下起了催着春花凋落的阑。这一切,能不让人愁上加愁吗?这是上片的内容。
下片第一二句“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还是写青年女子的愁状。待在闺房里是“寸肠千缕愁”,只好走到闺房外面。但过去青年女子是不能随便走下闺房楼梯的,所以只能在上面依着栏杆想一想,望一望。想什么?正是那“催花阑”让她想到了“人何处?”想道了离自己而远去的意中人现在何处?,是否也在淋阑?什么时候回来?这才是青年女子真正忧愁的原因;那她望什么?望外面的风景吗?不是,是望自己的想象中的景象——意中人归来时的情景。望到了吗?没有。那望到了什么?望到了“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是啊!望到的是连到天边的无际荒草,是望不见归路——意中人归来的那条路。这就是青年女子倚栏眺望的凄凉情景、心理状态和无望结果。
以上就是这首词在四十一个字中所表达的基本意思。
这首词的结构和写作艺术手法:
全词由写寂寞之愁,到写伤春之愁,再写伤别之愁,更写盼归之愁,这样全面地、层层递进地表现了青年女子心中愁情不断累积的情状,是递进的写法。一个“阑”字,把上下两片勾联在一起;远处是无际荒草,近处是阑催花落;闺房内是愁肠寸断,闺房外是满目凄凉。多么凄美的意境!词人在这里把青年女子的“愁”的确已然写尽、写透,可谓淋漓尽致!所以明代陆云龙在《词菁》中称道此首词是“泪尽个中”,《云韶集》也盛赞此作“情词并胜,神韵悠然。”
李清照资料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 查看详情>>
李清照古诗词作品: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翻译_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翻译_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句 其二翻译_句 其二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添字采桑子翻译_添字采桑子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浣溪沙 其二翻译_浣溪沙 其二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句 其九翻译_句 其九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蝶恋花 其二 离情翻译_蝶恋花 其二 离情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上韩公枢密 其二翻译_上韩公枢密 其二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失调名翻译_失调名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庆清朝慢翻译_庆清朝慢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
点绛唇·闺思翻译_点绛唇·闺思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的意思
文言文《蝉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郭璞《蝉赞》曰:“虫之精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万物皆化,人胡不然?”古人以为蝉...
文言文《登台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全文首先阐述登台的原因:铜雀台建成后父亲召集文武在台前举行比武大会,命文人才子作赋以助兴。“开篇一词”广...
文言文《蝉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蝉:一种昆虫,又名知了,亦作“蜘蟟”。清素:指蝉体清白。潜:藏。太阴:指地。此二句言蝉体清洁,潜藏在泥土之中...
文言文《登台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①明后:明,尊敬之词。后,君也.明后指曹操。嬉游,乐游。②太府:规模宏大的宫室。③营:经营,谋划。④嵯峨(cuó&eac...
文言文《鹞雀赋》简析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鹞雀赋,三国时期曹植所作,主要描写“鹞欲取雀”,雀与之进行生死搏斗的故事。赋主要采用拟人化和象征的手法,通过...
文言文《鹞雀赋》注释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1]鹞:一种凶猛的鸟,样子像鹰,比鹰小,捕食小鸟,通常称"鹞鹰"、"鹞子"。[2]瘠(jí)瘦:瘦削,不肥胖。[3]轗(kǎn)轲(kē):困...
点绛唇·闺思翻译_点绛唇·闺思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相关诗句
李清照的名句
- 李清照的诗词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全诗翻译_ - - - 李清照 - - -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 李清照的诗词行香子·天与秋光全诗翻译_行香子& - - - 李清照 - - - 《行香子·天与秋光》
- 李清照的诗词蝶恋花 middot;永夜恹恹欢意少全诗翻译_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玉楼春 middot;红酥肯放琼苞碎全诗翻译_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行香子 middot;七夕全诗翻译_行香子 mi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多丽·咏白菊全诗翻译_多丽·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全诗翻译_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全诗翻译_如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浣溪沙·髻子伤春懒更梳原文注释_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全诗翻译_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新荷叶·薄露初零原文注释_新荷叶&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全诗翻译_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忆秦娥·咏桐原文注释_忆秦娥&midd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全诗翻译_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满庭芳·小阁藏春全诗翻译_满庭芳&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清平乐·年年雪里全诗翻译_清平乐&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全诗翻译_声声慢&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全诗翻译_浯溪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全诗翻译_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全诗翻译_ - - - 李清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