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nián nián xuě lǐ 。cháng chā méi huā zuì 。luò jìn méi huā wú hǎo yì 。yíng dé mǎn yī qīng lèi 。 jīn nián hǎi jiǎo tiān yá 。xiāo xiāo liǎng bìn shēng huá 。kàn qǔ wǎn lái fēng shì ,gù yīng nán kàn méi huā 。
【清平乐·年年雪里译文】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花的兴致中。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却使得泪水沾满了衣裳。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今年梅花又开放的时候,我却一个人住在很偏远的地方,而我耳际短而稀的头发也已斑白。看着那晚来的风吹着开放的梅花,大概也难见它的绚烂了。
【清平乐·年年雪里注释】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ruó)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挼:揉搓。
海角天涯:犹天涯海角。
本指僻远之地,这里当指临安。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bìn)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萧萧两鬓生华:形容鬓发华白稀疏的样子。
看取:是观察的意思。
观察自然界的“风势”。
故应:还应。
【清平乐·年年雪里赏析】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她早年的欢乐,中年的幽怨,晚年的沦落,在词中都约略可见。饱经沧桑之后,内中许多难言之苦,通过抒写赏梅的不同感受倾诉了出来。词意含蓄蕴藉,感情悲切哀婉。
上片忆旧。分为两层:开头两句回忆早年与赵明诚共赏梅花的生活情景:踏雪寻梅折梅插鬓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这“醉”字,不仅是酒醉,更表明女词人为梅花、为爱情、为生活所陶醉。她早年写下的咏梅词《渔家傲》中有句云:“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可作为“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的注脚。三四句当写丧偶之后。李清照在抒情时善于将无形的内心感情通过有形的外部动作表现出来,如“倚楼无语理瑶琴”(《浣溪沙》),“更挼残芯,更捻余香,更得些时”(《诉衷情》),“夜阑犹剪烛花弄”(《蝶恋花》)。花还是昔日的花,然而花相似,人不同,物是人非,怎不使人伤心落泪呢?李清照婚后,夫妻志同道合、伉俩相得,生活美满幸福。但是,时常发生的短暂离别使她识尽离愁别苦。在婚后六、七年的时间里,李赵两家相继罹祸,紧接着就开始了长期的“屏居乡里”的生活。生活的坎坷使她屡处忧患,饱尝人世的艰辛。当年那种赏梅的雅兴大减。这两句写的就是词人婚后的这段生活,表现的是一种百无聊赖、忧伤怨恨的情绪。本词中“挼尽”二句,说把梅花揉碎,心情很不好,眼泪把衣襟都湿透了。插梅与挼梅,醉赏梅花与泪洒梅花,前后相比,一喜一悲,反映了不同的生活阶段与不同的心情。
下片伤今。“生华”意为生长白发。词人漂泊天涯,远离故土,年华飞逝,两鬓斑白,与上片第二句所描写的梅花簪发的女性形象遥相对照。三四句又扣住赏梅,以担忧的口吻说出:“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看取意为看着。晚来风急,恐怕落梅已尽,想赏梅也看不成了。早年青春佳偶,人与梅花相映。中年迭经丧乱,心与梅花共碎。晚年漂泊天涯,不想再看梅花委地飘零。词人南渡后,特别是丈夫去世后更是颠沛流离,沦落漂零。生活的折磨使词人很快变得憔悴苍老,头发稀疏,两鬓花白。词人说:如今虽然赏梅季节又到,可是哪里还有心思去插梅呢?而且看来晚上要刮大风,将难以晴夜赏梅了。而且一夜风霜,明朝梅花就要凋零败落,即使想看也看不成了。
最后的“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可能还寄托着词人对国事的忧怀。古人常用比兴,以自然现象的风雨、风云,比政治形势。这里的“风势”既是自然的“风势”,也是政治的“风势”,即“国势”。稍后于清照的辛弃疾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与此寓意相似,都寄寓着为国势衰颓而担忧的情绪。清照所说“风势”,似乎是暗喻当时极不利的民族斗争形势;“梅花”以比美好事物,“难看梅花”,则是指国家的遭难,而且颇有经受不住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她根本没有赏梅的闲情逸致。身世之苦、国家之难糅合在一起,使词的思想境界为之升华。
这首词篇幅虽小,却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从依次描写赏梅的不同感受看,运用的是对比手法。赏梅而醉、对梅落泪和无心赏梅,三个生活阶段,三种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表现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从上下两阕的安排看,运用的是衬托的手法,上阕写过去,下阕写现在,但又不是今昔并重,而是以昔衬今,表现出当时作者飘零沦落、哀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以赏梅寄寓自己的今昔之感和国家之忧,但不是如咏物词之以描写物态双关人事,词语平实而感慨自深,较之《永遇乐·落日镕金》一首虽有所不及,亦足动人。
这一首小词,把个人身世与梅花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梅花上寄托了遭际与情思,构思甚巧而寄托甚深。
李清照资料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 查看详情>>
李清照古诗词作品: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翻译_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翻译_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句 其二翻译_句 其二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添字采桑子翻译_添字采桑子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浣溪沙 其二翻译_浣溪沙 其二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句 其九翻译_句 其九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蝶恋花 其二 离情翻译_蝶恋花 其二 离情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上韩公枢密 其二翻译_上韩公枢密 其二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失调名翻译_失调名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庆清朝慢翻译_庆清朝慢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
李清照的诗词清平乐·年年雪里全诗翻译_清平乐·年年雪里赏析的意思
文言文《蝉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郭璞《蝉赞》曰:“虫之精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万物皆化,人胡不然?”古人以为蝉...
文言文《登台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全文首先阐述登台的原因:铜雀台建成后父亲召集文武在台前举行比武大会,命文人才子作赋以助兴。“开篇一词”广...
文言文《蝉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蝉:一种昆虫,又名知了,亦作“蜘蟟”。清素:指蝉体清白。潜:藏。太阴:指地。此二句言蝉体清洁,潜藏在泥土之中...
文言文《登台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①明后:明,尊敬之词。后,君也.明后指曹操。嬉游,乐游。②太府:规模宏大的宫室。③营:经营,谋划。④嵯峨(cuó&eac...
文言文《鹞雀赋》简析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鹞雀赋,三国时期曹植所作,主要描写“鹞欲取雀”,雀与之进行生死搏斗的故事。赋主要采用拟人化和象征的手法,通过...
文言文《鹞雀赋》注释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1]鹞:一种凶猛的鸟,样子像鹰,比鹰小,捕食小鸟,通常称"鹞鹰"、"鹞子"。[2]瘠(jí)瘦:瘦削,不肥胖。[3]轗(kǎn)轲(kē):困...
李清照的诗词清平乐·年年雪里全诗翻译_清平乐·年年雪里赏析相关诗句
李清照的名句
- 李清照的诗词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全诗翻译_ - - - 李清照 - - -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 李清照的诗词行香子·天与秋光全诗翻译_行香子& - - - 李清照 - - - 《行香子·天与秋光》
- 李清照的诗词蝶恋花 middot;永夜恹恹欢意少全诗翻译_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玉楼春 middot;红酥肯放琼苞碎全诗翻译_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行香子 middot;七夕全诗翻译_行香子 mi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多丽·咏白菊全诗翻译_多丽·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全诗翻译_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全诗翻译_如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浣溪沙·髻子伤春懒更梳原文注释_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全诗翻译_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新荷叶·薄露初零原文注释_新荷叶&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全诗翻译_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忆秦娥·咏桐原文注释_忆秦娥&midd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全诗翻译_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满庭芳·小阁藏春全诗翻译_满庭芳&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清平乐·年年雪里全诗翻译_清平乐&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全诗翻译_声声慢&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全诗翻译_浯溪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全诗翻译_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全诗翻译_ - - - 李清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