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丝绸的薄衫被泪水浸湿,脸上的脂粉也和在泪水中沾满衣衫。想到送别时家中亲人将那《阳关曲》唱了一遍又一遍。而今身在异乡,望莱州山长水远。寄宿馆所,秋雨潇潇,不禁感到无限凄清。
被离情别绪搅得心乱如麻,竟不知饯行宴上酒杯斟得是浅还是满。如今已分隔两地,只好靠鸿雁来传递书信。好在东莱不像蓬莱仙山那样遥远飘渺,可望而不可即。
注释
蝶恋花:词牌名。
昌乐馆:昌乐县驿馆,故址在今山东昌乐西北十里。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印斋本自注云:“别作‘泪搵征衣脂粉暖’。”满:同“漫”。
阳关:这里指王维的《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人乐,曰《阳关曲》,亦称《阳关》。苏轼论《阳关三迭》唱法云:“余在密州,文勋长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阳关》,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乃知古本三叠盖如此”。《四叠阳关》盖按苏轼之言推之,或者第一句也叠,故称四叠。究竟如何叠法,说法不一。宋刘仙伦《一剪梅》:“唱到阳关第四声,香带轻分。”
萧萧:一作“潇潇”。孤馆:孤独寂寞的旅馆。
方寸:即“方寸地”,指人的心。
把:四印斋本自注:“别作有。”
东莱:即莱州,时为明诚为官之地,今山东莱州市,曾名掖县。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名。
【赏析】
词作当写于宣和三年(1121)秋天,时赵明诚为莱州守,李清照从青州赴莱州途中宿昌乐县驿馆时寄给其家乡姊妹的。它通过词人自青州赴莱州途中的感受,表达她希望姐妹寄书东莱、互相联系的深厚感情。
眼泪湿了衣服,脸上胭脂妆容化开。词开头作者便直接表露出了难分难舍的情感。四叠阳关唱了几千遍但是还不足以形容自己内心对妹妹的万种离情。“千千遍”则以夸张手法,极力渲染离别场面之难堪。“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妹妹此行路途遥远,而自己已经到了“山断”之处,离妹妹更加遥远了,加上又有潇潇微雨,自己又是独处孤馆,更是愁上加愁。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自己在临别之际,由于极度伤感,心绪不宁,以致在饯别宴席上喝了多少杯酒,酒杯的深浅也没有印象。词人以这一细节,真切形象地展现了当时难别的心境。“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词人告慰姊妹们,东莱并不象蓬莱那么遥远,只要鱼雁频传,音讯常通,姊妹们还是如同在一起。至此,已不仅仅表现的是离情别绪,更表现了词人深挚感人的骨肉手足之情。
李清照是婉约派代表人物,通过这一诗词,看出李清照词细腻生动,而又不乏姿放的特点。
【创作背景】
此词写作背景有两说,一是以为作者在滞留青州时写给移守莱州的丈夫;一是以为作者在赴莱州途中的昌乐馆写给留居青州的姊妹们。平慧善《李清照诗文词选译》认为,公元1121年(宣和三年辛丑)八月间,李清照自青州赴莱州,途经昌乐宿馆。作此词奇姊妹。
【赏析二】
此词通过描写词人自青州赴莱州探望丈夫赵明诚途中的感受,表达她希望姊妹寄书东莱、互相联系之意以及姊妹间的深厚感情。上片通过“脂粉满”的描绘,“千千遍”的夸张,“山又断”的比喻,“闻微雨”的气氛烘托,表现雨中伤别的境界;下片从正面对词人的心理作了更细腻的刻画,结尾故作通脱语,极力排遣心中的痛苦。全词感情深挚,语言浅近,设句巧妙,音韵流转,堪称易安词中佳作。
上片一开头就写她想念家中姊妹想得厉害,以至珠泪涟涟,浸湿身上罗衣,并且连脸上的脂粉也冲落下来沾满了罗衣;这时,她不由得想起了家中姊妹送她出行时,一遍遍吟唱《阳关曲》时的情景。《阳关曲》,又名《渭城曲》。唐代著名诗人兼音乐家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轻尘,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歌入乐府,以为送别之曲。至“阳关”句,反复歌之,所以李清照称“四叠阳关”。如今,这长长的山路已将亲人隔于两地了,她孤身一人在这异地的旅馆中,听着这凄苦的萧萧雨声。
下片作者在这风雨萧萧的夜晚只感觉心里无比忧伤,竟使自己的心绪全乱了,乱得忘记了姊妹们送她时,饯行宴上酒杯斟得是浅还是满。不管多么想念,亲人已经别于两地了,只好靠鸿雁来传递音信吧。好在东莱是个实实在在的地方,不像蓬莱仙山那样遥远飘渺,可望而不可即。“蓬莱”,指蓬莱山,也称医壶,古人传说与方丈、瀛洲并为海上三神山,都在渤海中,世人不能登及,所以说它“远”。
这是一首开阖纵横的小令,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到了她的笑下变成“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的激情,极夸张,却又极亲切、真挚。通首写惜别心情一层比一层深入,但煞拍“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出人意料地作宽解语,能放能收,小令词能用这种变化莫测的手法是很不容易的,这就是所谓善方情者不尽情。
李清照资料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 查看详情>>
李清照古诗词作品: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翻译_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翻译_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句 其二翻译_句 其二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添字采桑子翻译_添字采桑子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浣溪沙 其二翻译_浣溪沙 其二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句 其九翻译_句 其九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蝶恋花 其二 离情翻译_蝶恋花 其二 离情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上韩公枢密 其二翻译_上韩公枢密 其二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失调名翻译_失调名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庆清朝慢翻译_庆清朝慢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
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翻译_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的意思
文言文《蝉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郭璞《蝉赞》曰:“虫之精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万物皆化,人胡不然?”古人以为蝉...
文言文《登台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全文首先阐述登台的原因:铜雀台建成后父亲召集文武在台前举行比武大会,命文人才子作赋以助兴。“开篇一词”广...
文言文《蝉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蝉:一种昆虫,又名知了,亦作“蜘蟟”。清素:指蝉体清白。潜:藏。太阴:指地。此二句言蝉体清洁,潜藏在泥土之中...
文言文《登台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①明后:明,尊敬之词。后,君也.明后指曹操。嬉游,乐游。②太府:规模宏大的宫室。③营:经营,谋划。④嵯峨(cuó&eac...
文言文《鹞雀赋》简析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鹞雀赋,三国时期曹植所作,主要描写“鹞欲取雀”,雀与之进行生死搏斗的故事。赋主要采用拟人化和象征的手法,通过...
文言文《鹞雀赋》注释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1]鹞:一种凶猛的鸟,样子像鹰,比鹰小,捕食小鸟,通常称"鹞鹰"、"鹞子"。[2]瘠(jí)瘦:瘦削,不肥胖。[3]轗(kǎn)轲(kē):困...
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翻译_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赏析_李清照的诗词相关诗句
李清照的名句
- 李清照的诗词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全诗翻译_ - - - 李清照 - - -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 李清照的诗词行香子·天与秋光全诗翻译_行香子& - - - 李清照 - - - 《行香子·天与秋光》
- 李清照的诗词蝶恋花 middot;永夜恹恹欢意少全诗翻译_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玉楼春 middot;红酥肯放琼苞碎全诗翻译_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行香子 middot;七夕全诗翻译_行香子 mi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多丽·咏白菊全诗翻译_多丽·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全诗翻译_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全诗翻译_如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浣溪沙·髻子伤春懒更梳原文注释_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全诗翻译_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新荷叶·薄露初零原文注释_新荷叶&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全诗翻译_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忆秦娥·咏桐原文注释_忆秦娥&midd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全诗翻译_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满庭芳·小阁藏春全诗翻译_满庭芳&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清平乐·年年雪里全诗翻译_清平乐&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全诗翻译_声声慢&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全诗翻译_浯溪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全诗翻译_ - - - 李清照 - - - 《》
- 李清照的诗词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全诗翻译_ - - - 李清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