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魏晋作者:陶渊明出自:更新时间:2024-02-06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yǐn jiǔ 】 jié lú zài rén jìng ,ér wú chē mǎ xuān 。 wèn jun1 hé néng ěr ?xīn yuǎn dì zì piān 。 cǎi jú dōng lí xià ,yōu rán jiàn nán shān 。 shān qì rì xī jiā ,fēi niǎo xiàng yǔ hái 。 cǐ zhōng yǒu zhēn yì ,yù biàn yǐ wàng yán 。

【饮酒·结庐在人境译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饮酒·结庐在人境注释】

结庐(lú)在人境,而无车马喧(xuān)。
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君:指作者自己。
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jiàn)南山。
悠然:自得的样子。
见:看见,动词。
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相与还:结伴而归。

此中有真意,欲辨(biàn)已忘言。

参考资料:

1、季镇淮,冯钟芸,陈贻焮,倪其心.《历代诗歌选》: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136-1372、雅瑟,舟东.《最美丽的古典诗词大全集》:新世纪出版社,2012年:188-189

【饮酒·结庐在人境赏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释。

  这诗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

  那么,排斥了社会的价值尺度,人从什么地方建立生存的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叫作“自然哲学”,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是面对着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在虚幻的、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名利中竞争、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满了一得一失喜忧无常的焦虑与矛盾。因而,完美的生命,只能在归复自然中求得。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在诗里,就变成论文了;真正的诗,是要通过形象来表现的。所以接着四句,作者还是写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观,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中写到,自己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无意中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悠然见南山”,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同时发出,融合成一支轻盈的乐曲。所见的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实际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

  陶渊明的诗,大多在字面上写得很浅,好象很容易懂;内蕴却很深,需要反复体会。对于少年人来说,有许多东西恐怕要等生活经历丰富了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开头四句,以具体的生活体验,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揭示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很有理趣的生活现象——“心远地自偏”。“采菊”四句,即由“心远地自偏”生出,言东篱采菊,在无意中偶然得见南山,于是目注心摇,又为南山傍晚时出现的绚丽景色所吸引。结庐人境,而采菊东篱;身在东篱,而又神驰南山,全篇主旨总在显示“心远”二字。最后两句所说的“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所谓“真意”,其实就是这种“心远”所带来的任真自得的生活意趣;所谓“忘言”,就是在陶渊明看来,世间总有那么一些趋炎附势,同流合污的人是无法体验到这种生活理趣的!

陶渊明的诗词饮酒·结庐在人境全诗翻译_饮酒·结庐在人境赏析的意思

文言文《与人书一》鉴赏_作者顾炎武,其内容如下:《与人书一》是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创作的一篇散文。在这封短信中,作者提出做学问只有破除自我封闭状态,走出书斋,扩大见...

查看详情>>

文言文《蝉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郭璞《蝉赞》曰:“虫之精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万物皆化,人胡不然?”古人以为蝉...

查看详情>>

文言文《登台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全文首先阐述登台的原因:铜雀台建成后父亲召集文武在台前举行比武大会,命文人才子作赋以助兴。“开篇一词”广...

查看详情>>

文言文《蝉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蝉:一种昆虫,又名知了,亦作“蜘蟟”。清素:指蝉体清白。潜:藏。太阴:指地。此二句言蝉体清洁,潜藏在泥土之中...

查看详情>>

文言文《蝉赋》创作背景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蝉赋》是东汉文学家曹植创作的一篇赋。此赋细腻地描写了蝉的生活习性及其倍受其它天敌进攻的处境,赞颂了蝉正直清高...

查看详情>>

文言文《登台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①明后:明,尊敬之词。后,君也.明后指曹操。嬉游,乐游。②太府:规模宏大的宫室。③营:经营,谋划。④嵯峨(cuó&eac...

查看详情>>

文言文《登台赋》创作背景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登台赋》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将铜雀台当作吟咏曹操功绩的对象,紧紧围绕铜雀台展开对父亲...

查看详情>>

文言文《鹞雀赋》简析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鹞雀赋,三国时期曹植所作,主要描写“鹞欲取雀”,雀与之进行生死搏斗的故事。赋主要采用拟人化和象征的手法,通过...

查看详情>>

文言文《鹞雀赋》注释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1]鹞:一种凶猛的鸟,样子像鹰,比鹰小,捕食小鸟,通常称"鹞鹰"、"鹞子"。[2]瘠(jí)瘦:瘦削,不肥胖。[3]轗(kǎn)轲(kē):困...

查看详情>>

文言文《髑髅说》简析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这篇文章写曹子“游乎陂塘之滨,步乎纂秽之蔽”,在路旁边遇到了一个髑髅,即死人的头骨,便伏轼而问他:你是为国捐躯...

查看详情>>

陶渊明的诗词饮酒·结庐在人境全诗翻译_饮酒·结庐在人境赏析相关诗句

  • 古诗《归园田居·种苗在东皋 - - 陶渊明 - - 《归园田居·种苗在东皋》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归园田居·种苗在东皋》全文如下: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归人
  • 古诗《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 - - 陶渊明 - -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全文如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
  • 古诗《饮酒·结庐在人境 - - 陶渊明 - - 《饮酒·结庐在人境》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饮酒·结庐在人境》全文如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
  • 古诗《杂诗·日月不肯迟 - - 陶渊明 - - 《杂诗·日月不肯迟》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杂诗·日月不肯迟》全文如下: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弱质与运颓,玄鬓早已白。素标插人头,前
  • 古诗《饮酒·清晨闻叩门 - - 陶渊明 - - 《饮酒·清晨闻叩门》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饮酒·清晨闻叩门》全文如下: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褴缕茅檐下,未
  • 古诗《饮酒·栖栖失群鸟 - - 陶渊明 - - 《饮酒·栖栖失群鸟》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饮酒·栖栖失群鸟》全文如下: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
  • 古诗《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 - 陶渊明 - -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全文如下: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未知明日
  • 古诗《杂诗·白日沦西阿 - - 陶渊明 - - 《杂诗·白日沦西阿》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杂诗·白日沦西阿》全文如下: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中夜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
  • 古诗《停云·停云霭霭 - - 陶渊明 - - 《停云·停云霭霭》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停云·停云霭霭》全文如下:停云霭霭,时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 古诗《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 - 陶渊明 - -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全文如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
  • 古诗《和郭主簿其一 - - 陶渊明 - - 《和郭主簿其一》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和郭主簿其一》全文如下: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
  • 古诗《咏荆轲·燕丹善养士 - - 陶渊明 - - 《咏荆轲·燕丹善养士》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咏荆轲·燕丹善养士》全文如下: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
  • 古诗《咏贫士·万族各有托 - - 陶渊明 - - 《咏贫士·万族各有托》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全文如下: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迟迟出林
  • 古诗《杂诗·昔闻长者言 - - 陶渊明 - - 《杂诗·昔闻长者言》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杂诗·昔闻长者言》全文如下: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去去转欲速,此
  • 古诗《饮酒·青松在东园 - - 陶渊明 - - 《饮酒·青松在东园》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饮酒·青松在东园》全文如下: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提壶挂寒柯,远
  • 古诗《杂诗·人生无根蒂 - - 陶渊明 - - 《杂诗·人生无根蒂》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杂诗·人生无根蒂》全文如下: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
  • 古诗《杂诗·忆我少壮时 - - 陶渊明 - - 《杂诗·忆我少壮时》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杂诗·忆我少壮时》全文如下: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值欢无复娱,每
  • 古诗《时运·迈迈时运 - - 陶渊明 - - 《时运·迈迈时运》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时运·迈迈时运》全文如下:迈迈时运,穆穆良朝。袭我春服,薄言东郊。山涤余霭,宇暧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 古诗《停云·霭霭停云 - - 陶渊明 - - 《停云·霭霭停云》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停云·霭霭停云》全文如下: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 古诗《命子 - - 陶渊明 - - 《命子》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命子》全文如下:悠悠我祖,爰自陶唐。邈焉虞宾,历世重光。御龙勤夏,豕韦翼商。穆穆司徒,厥族以昌。纷纷战国,漠漠衰周。凤隐于林,幽人

陶渊明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