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赢。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杂诗】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已殚。
【yǒng jīng kē 】 yàn dān shàn yǎng shì ,zhì zài bào qiáng yíng 。zhāo jí bǎi fū liáng ,suì mù dé jīng qīng 。jun1 zǐ sǐ zhī jǐ ,tí jiàn chū yàn jīng 。sù jì míng guǎng mò ,kāng kǎi sòng wǒ háng 。xióng fā zhǐ wēi guàn ,měng qì chōng zhǎng yīng 。yǐn jiàn yì shuǐ shàng ,sì zuò liè qún yīng 。jiàn lí jī bēi zhù ,sòng yì chàng gāo shēng 。xiāo xiāo āi fēng shì ,dàn dàn hán bō shēng 。shāng yīn gèng liú tì ,yǔ zòu zhuàng shì jīng 。xīn zhī qù bú guī ,qiě yǒu hòu shì míng 。dēng chē hé shí gù ,fēi gài rù qín tíng 。líng lì yuè wàn lǐ ,wēi yǐ guò qiān chéng 。tú qióng shì zì zhì ,háo zhǔ zhèng zhēng yíng 。xī zāi jiàn shù shū ,qí gōng suí bú chéng 。qí rén suī yǐ méi ,qiān zǎi yǒu yú qíng !【zá shī 】 bái rì lún xī ā ,sù yuè chū dōng lǐng 。yáo yáo wàn lǐ huī ,dàng dàng kōng zhōng jǐng 。fēng lái rù fáng hù ,yè zhōng zhěn xí lěng 。qì biàn wù shí yì ,bú mián zhī xī yǒng 。yù yán wú yǔ hé ,huī bēi quàn gū yǐng 。rì yuè zhì rén qù ,yǒu zhì bú huò chěng 。niàn cǐ huái bēi qī ,zhōng xiǎo bú néng jìng 。【zhū rén gòng yóu zhōu jiā mù bǎi xià 】jīn rì tiān qì jiā ,qīng chuī yǔ míng dàn 。gǎn bǐ bǎi xià rén ,ān dé bú wéi huān 。qīng gē sàn xīn shēng ,lǜ jiǔ kāi fāng yán 。wèi zhī míng rì shì ,yú jīn liáng yǐ dān 。
【咏荆轲(燕丹善养士)译文】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燕国太子喜欢收养门客,目的是对秦国报仇雪恨。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他到处招集有本领的人,这一年年底募得了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君子重义气为知己而死,荆轲仗剑就要辞别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白色骏马在大路上鸣叫,众人意气激昂为他送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个个同仇敌忾怒发冲冠,勇猛之气似要冲断帽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易水边摆下盛大的别宴,在座的都是人中的精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渐离击筑筑声慷慨悲壮,宋意唱歌歌声响遏行云。
渐离:高渐离,战国时燕国人,与荆轲友善,善击筑(古时的一种乐器)。宋意:燕国的勇士。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座席中吹过萧萧的哀风,水面上漾起淡淡的波纹。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唱到商音听者无不流泪,奏到羽音荆轲格外惊心。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他明知这一去不再回返,留下的姓名将万古长存。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登车而去何曾有所眷顾,飞车直驰那秦国的官廷。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勇往直前行程超过万里,曲折行进所经何止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翻完地图忽地现出匕首,秦王一见不由胆颤心惊。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可惜呀!只可惜剑术欠佳,奇功伟绩终于未能完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荆轲其人虽然早已死去,他的精神永远激励后人。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太阳从西山落下,白月从东岭升起。
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月亮遥遥万里,放射着清辉,浩荡的夜空被照耀得十分明亮。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风吹入户,在夜间枕席生凉。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气候变化了,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睡不着觉,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长。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我要倾吐心中的愁思,却没有人应和,只好一个人举杯和自己的影子对酌。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想起这件事满怀悲凄,心里通宵不能平静。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今日天气多美好,管乐清吹鸣琴弹。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感慨柏下长眠者,人生怎能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清歌一曲发新声,新酒使人开笑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以殚。
未知明日生死事,快意当前且尽欢。
【咏荆轲(燕丹善养士)注释】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yíng)。
燕丹:战国时燕王喜的太子,名丹。
强嬴:秦国。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jīng)卿(qīng)。
荆卿:指荆轲。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jì)鸣广陌,慷(kāng)慨(kǎi)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商音、羽奏:商声和羽声。
商声凄凉,羽声较激昂。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wēi)迤(yí)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zhēng)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suì)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沦:落下。
阿:山岭。
西河:西山。
素月:白月。
遥遥万里晖(huī),荡荡空中景。
万里辉:指月光。
荡荡:广阔的样子。
景:同影,指月轮。
这两句是说万里光辉,高空清影。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房户:房门。
这句和下句是说风吹入户,枕席生凉。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时易:季节变化。
夕永:夜长。
这两句是说气候变化了,因此领悟到季节也变了,睡不着觉,才了解到夜是如此之长。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无予和:没有人和我答话。
和,去声。
这句和下句是说想倾吐隐衷,却无人和我谈论,只能举杯对着只身孤影饮酒。
日月掷(zhì)人去,有志不获骋(chěng)。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
掷,抛开。
骋,驰骋。
这里指大展宏图。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终晓:直到天亮。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诸人:众人。
周家墓:据《晋书·周访传》载:陶侃(kǎn)当初乡居未显达时,遭父母丧,将要下葬,家中忽失一牛。
陶侃寻牛时遇一老父,老父说:“前冈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
”又指一山说:“此亦其次,当出二千石。
”于是陶侃葬父母于前一山。
将另一山指示给周访,访葬其父,果为刺史。
陶、周两家世婚。
陶渊明这次所游之地,也许就是周访家墓。
清吹:指管乐器。
鸣弹:指弦乐器。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感:感悟,有感于。
柏下人:指葬在柏树下的墓中人。
安得:怎能。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清歌:清亮的歌声。
散:发出。
绿酒:新酒。
刚酿出来的酒呈绿色,故称。
开:启。
芳颜:美好的容颜。
指笑逐颜开。
未知明日事,余襟(jīn)以殚(dān)。
明日事:指将来之事,包括生死之忧。
襟:心怀。
良:甚。
殚:竭尽。
【咏荆轲(燕丹善养士)赏析】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关于荆轲之事,《战国策·燕策》与《史记·刺客列传》都有记载,其基本情节是相似的。陶渊明的这首诗显然是取材于上述史料,但并不是简单地用诗的形式复述这一历史故事。
诗的头四句,从燕太子丹养士报秦(报,报复、报仇之意),引出荆轲。不仅概括了荆轲入燕,燕丹谋于太傅鞫武,鞫武荐田光,田光荐荆轲,燕丹得识荆轲,奉为“上卿”等等经过,而且,一开始便将人物(荆轲)置于秦、燕矛盾之中,又因为这个人物是最出众、最雄俊的勇士(百夫良,超越百人的勇士),于是乎他自然成了矛盾一方(燕)的希望之所托。那么,故事的背景,人物的位置,及其肩负之重任,大体都已亮出,所以说这四句是“已将后事全摄”。正因为如此,矛盾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等等悬念,也就同时紧紧地系在读者的心上。下面接着就写荆轲出燕,在临行前,史书中有荆轲等待与其同行的助手,而“太子迟之,疑其改悔”,引起荆轲怒叱太子,且在一怒之下,带着并不中用的秦舞阳同行的记载。诗人略去这一重要情节,而代之以“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这后一句逗出下文,而前一句显然是回护了燕丹的过失,但这样写却与首句的“善养士”相呼应。既使得内容和谐统一,一气贯注,也使得笔墨集中,结构浑成。易水饯行,《战国策》与《史记》是这么写的:“遂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由平缓而渐趋激昂。诗人则不然,他首先插入:“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素骥,白马。马犹如此,人就自不待言了,诗的情绪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因而“雄发”二句的刻画——头发直竖,指向高高的帽子;雄猛之气,冲动了系冠的丝绳——虽不无夸张,但却由于情真意足而显得极其自然。易水饯别,也正是在这种气氛中酝酿和展开的激昂悲壮的一幕。高渐离、宋意……一时燕国的豪杰,都列坐在饯席之上。寒水哀风,击筑高歌,声色俱现,情景相生,送者、行者,无不热血沸腾,慷慨流涕。“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又一笔折到行者,道出了行者的决心,写出了行者的气概,而这也就是这幕戏的意图与效果之所在。“登车”六句写荆轲义无反顾,飞车入秦。使上述的决死之心与一往无前的气概,从行动上再加以具体的表现。其中“凌厉”二句亦属诗人的想像,它好似一连串快速闪过的镜头,使人物迅逼秦廷,把情节推向高潮,扣人心弦。诗中以大量笔墨写出燕入秦,铺叙得排荡淋漓,而写到行刺失败的正面,却是惜墨如金,只用了两句话——“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前一句洗练地交代了荆轲与燕丹在地图中藏着利刃以要劫、刺杀秦王的计谋,同时也宣布了高潮的到来,后一句只写秦王慌张惊恐,从对面突出荆轲的果敢与威慑,而对荆轲被秦王左右击杀等等,则只字不提,其倾向之鲜明,爱憎之强烈,自在不言之中。作者以有限的篇幅,再现了雄姿勃勃的荆轲形象,也表现了作者剪裁的功夫与创造的才能。诗的最后四句,便是直截的抒情和评述,诗人一面惋惜其“奇功”不成,一面肯定其精神犹在,在惋惜和赞叹之中,使这个勇于牺牲、不畏强暴的形象,获得了不灭的光辉、不朽的生命。可以看得出诗人是以饱蘸感情的笔触,写下了这个精采而又有分量的结尾。正如张玉谷说的:“既惜之,复慕之,结得抟捖有力,遂使通首皆振得起”(《古诗赏析》)。
发思古之幽情,是为了现实。不过这“现实”亦不宜说得过窄过死(如一些论者所言,这首诗是诗人出于“忠晋报宋”而作),为什么呢?首先,因为陶渊明反复地说过:“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拟古》之八);“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之五)。这使我们看到在作者的生活、志趣和性格中,也早已具有着豪放、侠义的色彩。其次,诗人也曾出仕于晋,不过他说这是“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归田园居五首》),悔恨之情溢于言表,足见“晋”也并不是他的理想王国,当然“宋”亦如此。这些都是我们不必将《咏荆轲》的作意胶柱于“忠晋报宋”的理由。诗人一生“猛志”不衰,疾恶除暴、舍身济世之心常在,诗中的荆轲也正是这种精神和理想的艺术折光。说得简单一点,便是借历史之旧事,抒自己之爱憎,这样看是比较接近诗人心迹的吧。是的,这首诗的影响也正在此,此亦有诗为证:“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龚自珍《己亥杂诗》) (赵其钧)
【yǒng jīng kē 】 yàn dān shàn yǎng shì ,zhì zài bào qiáng yíng 。zhāo jí bǎi fū liáng ,suì mù dé jīng qīng 。jun1 zǐ sǐ zhī jǐ ,tí jiàn chū yàn jīng 。sù jì míng guǎng mò ,kāng kǎi sòng wǒ háng 。xióng fā zhǐ wēi guàn ,měng qì chōng zhǎng yīng 。yǐn jiàn yì shuǐ shàng ,sì zuò liè qún yīng 。jiàn lí jī bēi zhù ,sòng yì chàng gāo shēng 。xiāo xiāo āi fēng shì ,dàn dàn hán bō shēng 。shāng yīn gèng liú tì ,yǔ zòu zhuàng shì jīng 。xīn zhī qù bú guī ,qiě yǒu hòu shì míng 。dēng chē hé shí gù ,fēi gài rù qín tíng 。líng lì yuè wàn lǐ ,wēi yǐ guò qiān chéng 。tú qióng shì zì zhì ,háo zhǔ zhèng zhēng yíng 。xī zāi jiàn shù shū ,qí gōng suí bú chéng 。qí rén suī yǐ méi ,qiān zǎi yǒu yú qíng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晖,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陶渊明的诗歌,往往能揭示出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这种体验,是对生命本身之深刻省察。对于人类生活来说,其意义乃是长青的。《杂诗》第二首与第五首,所写光阴流逝、自己对生命已感到有限,而志业无成、生命之价值尚未能实现之忧患意识,就具有此种意义。
①“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阿者,山丘。素者,白也。荡荡者,广大貌。景通影,辉与景,皆指月光。起笔四句,展现开一幅无限扩大光明之境界。日落月出,昼去夜来,正是光阴流逝。西阿东岭,万里空中,极写四方上下。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此一幅境界,即为一宇宙。而荡荡辉景,光明澄澈,此幅廓大光明之境界,实为渊明襟怀之体现。由此四句诗,亦可见渊明笔力之巨。日落月出,并为下文“日月掷人去”之悲慨,设下一伏笔。西阿不曰西山,素月不曰明月,取其古朴素淡。不妨比较李白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虽然境界相似,风格则是唐音。那“明月”二字,便换不得“素月”。
②“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上四句,乃是从昼去夜来之一特定时分,来暗示“日月掷人去”之意,此四句,则是从夏去秋来之一特定时节,暗示此意,深化此意。夜半凉风吹进窗户,枕席已是寒意可感。因气候之变易,遂领悟到季节之改移。以不能够成眠,才体认到黑夜之漫长。种种敏锐感觉,皆暗示着诗人之一种深深悲怀。
③“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和念去声,此指交谈。挥杯,摇动酒杯。孤影,即月光下自己之身影。欲将悲怀倾诉出来,可是无人与我交谈。只有挥杯劝影,自劝进酒而已。借酒浇愁,孤独寂寞,皆意在言外。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大约即是从陶诗化出。不过,陶诗澹荡而深沉,李诗飘逸而豪放(诗长不具引),风味不同。
④“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此二句,直抒悲怀,为全诗之核心。光阴流逝不舍昼夜,并不为人停息片刻,生命渐渐感到有限,有志却得不到施展。本题第五首云:“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饮酒》第十六首云:“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可见渊明平生志事,在于兼济天下,其根源乃是传统文化。志,乃是志士仁人之生命。生命之价值不能够实现,此实为古往今来志士仁人所共喻之悲慨。诗中掷之一字,骋之一字,皆极具力度感。唯骋字,能见出志向之远大;唯掷字,能写出日月之飞逝。日月掷人去愈迅速,则有志不获骋之悲慨,愈加沉痛迫切。
⑤“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终晓,谓从夜间直到天亮。念及有志而不获骋,不禁满怀苍凉悲慨,心情彻夜不能平静。上言中夜枕席冷,又言不眠知夜永,此言终晓不能静,志士悲怀,深沉激烈,一篇之中,三致意焉。一结苍凉无尽。
渊明此诗,将素月辉景荡荡万里之奇境,与日月掷人有志未骋之悲慨,打成一片。素月万里之境界,实为渊明襟怀之呈露。有志未骋之悲慨,亦是心灵中之一境界。所以诗的全幅境界,自然融为一境。诗中光风霁月般的志士襟怀,光阴流逝志业未成、生命价值未能实现之忧患意识,其陶冶人类心灵,感召、激励人类心灵之意义,乃是长青的,不会过时的。渊明此诗深受古往今来众多读者之喜爱,根源即在于此。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以殚。 这首诗就内容看,当是陶渊明归田以后的作品。篇幅简短,内容平凡,但却博得很多人的赞赏,当有其不平凡的所在。说平凡,如“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写在某一天气候很好的日子里,和一些朋友结伴出游,就地开颜欢饮,或唱“清歌”,或吹管乐和弹奏弦乐以助兴。这都是很普通的活动,诗所用的语言也很普通。说不平凡,因为所游是在人家墓地的柏树下,要“为欢”偏又选择这种容易引人伤感的地方。在引人伤感的地方能够“为欢”的人,不是极端麻木不仁的庸夫俗子,应该就是胸怀极端了悟超脱,能勘破俗谛,消除对于死亡的畏惧的高人。渊明并不麻木,他明显地“感彼柏下人”死后长埋地下所显示的人生短促与空虚;并且又从当日时事的变化,从自身的生活或生命的维持看,都有“未知明日事”之感。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为欢”;还能做到“余襟良已殚”,即能做到胸中郁积尽消,欢情畅竭,当然有其高出于人的不平凡的了悟与超脱。以论对于生死问题的了悟与超脱,在渊明的诗文中,随处可见,如《连雨独饮》:“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五月中和戴主簿》:“既来孰不去,人理固有终。”《神释》:“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挽歌诗》:“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归去来兮辞》:“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这是一种自然运化观、朴素生死观,比起当时“服食求神仙”、追求“神不灭”的士大夫,不知高出多少倍。
陶渊明资料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 查看详情>>
陶渊明古诗词作品: 《归园田居·种苗在东皋》《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三翻译_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三赏析_陶渊明的诗词》《劝农·其六翻译_劝农·其六赏析_陶渊明的诗词》《劝农翻译_劝农赏析_陶渊明的诗词》《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二翻译_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二赏析_陶渊明的诗词》《有会而作翻译_有会而作赏析_陶渊明的诗词》《答庞参军翻译_答庞参军赏析_陶渊明的诗词》《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五翻译_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五赏析_陶渊明的诗词》《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翻译_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九赏析_陶渊明的诗词》《述酒翻译_述酒赏析_陶渊明的诗词》
陶渊明的诗词咏荆轲(燕丹善养士)全诗翻译_咏荆轲(燕丹善养士)赏析的意思
文言文《蝉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郭璞《蝉赞》曰:“虫之精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万物皆化,人胡不然?”古人以为蝉...
文言文《登台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全文首先阐述登台的原因:铜雀台建成后父亲召集文武在台前举行比武大会,命文人才子作赋以助兴。“开篇一词”广...
文言文《蝉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蝉:一种昆虫,又名知了,亦作“蜘蟟”。清素:指蝉体清白。潜:藏。太阴:指地。此二句言蝉体清洁,潜藏在泥土之中...
文言文《登台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①明后:明,尊敬之词。后,君也.明后指曹操。嬉游,乐游。②太府:规模宏大的宫室。③营:经营,谋划。④嵯峨(cuó&eac...
文言文《鹞雀赋》简析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鹞雀赋,三国时期曹植所作,主要描写“鹞欲取雀”,雀与之进行生死搏斗的故事。赋主要采用拟人化和象征的手法,通过...
文言文《鹞雀赋》注释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1]鹞:一种凶猛的鸟,样子像鹰,比鹰小,捕食小鸟,通常称"鹞鹰"、"鹞子"。[2]瘠(jí)瘦:瘦削,不肥胖。[3]轗(kǎn)轲(kē):困...
陶渊明的诗词咏荆轲(燕丹善养士)全诗翻译_咏荆轲(燕丹善养士)赏析相关诗句
- 古诗《归园田居·种苗在东皋》 - - 陶渊明 - - 《归园田居·种苗在东皋》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归园田居·种苗在东皋》全文如下: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虽有荷锄倦,浊酒聊自适。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归人
- 古诗《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 - - 陶渊明 - -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全文如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
- 古诗《饮酒·结庐在人境》 - - 陶渊明 - - 《饮酒·结庐在人境》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饮酒·结庐在人境》全文如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
- 古诗《杂诗·日月不肯迟》 - - 陶渊明 - - 《杂诗·日月不肯迟》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杂诗·日月不肯迟》全文如下: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弱质与运颓,玄鬓早已白。素标插人头,前
- 古诗《饮酒·清晨闻叩门》 - - 陶渊明 - - 《饮酒·清晨闻叩门》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饮酒·清晨闻叩门》全文如下: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褴缕茅檐下,未
- 古诗《饮酒·栖栖失群鸟》 - - 陶渊明 - - 《饮酒·栖栖失群鸟》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饮酒·栖栖失群鸟》全文如下: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
- 古诗《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 - - 陶渊明 - - 《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诸人共游周家墓柏下》全文如下: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未知明日
- 古诗《杂诗·白日沦西阿》 - - 陶渊明 - - 《杂诗·白日沦西阿》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杂诗·白日沦西阿》全文如下: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中夜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
- 古诗《停云·停云霭霭》 - - 陶渊明 - - 《停云·停云霭霭》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停云·停云霭霭》全文如下:停云霭霭,时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 古诗《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 - 陶渊明 - -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全文如下: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
- 古诗《和郭主簿其一》 - - 陶渊明 - - 《和郭主簿其一》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和郭主簿其一》全文如下: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
- 古诗《咏荆轲·燕丹善养士》 - - 陶渊明 - - 《咏荆轲·燕丹善养士》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咏荆轲·燕丹善养士》全文如下: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
- 古诗《咏贫士·万族各有托》 - - 陶渊明 - - 《咏贫士·万族各有托》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全文如下: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迟迟出林
- 古诗《杂诗·昔闻长者言》 - - 陶渊明 - - 《杂诗·昔闻长者言》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杂诗·昔闻长者言》全文如下: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去去转欲速,此
- 古诗《饮酒·青松在东园》 - - 陶渊明 - - 《饮酒·青松在东园》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饮酒·青松在东园》全文如下: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提壶挂寒柯,远
- 古诗《杂诗·人生无根蒂》 - - 陶渊明 - - 《杂诗·人生无根蒂》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杂诗·人生无根蒂》全文如下: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
- 古诗《杂诗·忆我少壮时》 - - 陶渊明 - - 《杂诗·忆我少壮时》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杂诗·忆我少壮时》全文如下: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值欢无复娱,每
- 古诗《时运·迈迈时运》 - - 陶渊明 - - 《时运·迈迈时运》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时运·迈迈时运》全文如下:迈迈时运,穆穆良朝。袭我春服,薄言东郊。山涤余霭,宇暧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 古诗《停云·霭霭停云》 - - 陶渊明 - - 《停云·霭霭停云》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停云·霭霭停云》全文如下: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 古诗《命子》 - - 陶渊明 - - 《命子》作者为魏晋诗人陶渊明,古诗《命子》全文如下:悠悠我祖,爰自陶唐。邈焉虞宾,历世重光。御龙勤夏,豕韦翼商。穆穆司徒,厥族以昌。纷纷战国,漠漠衰周。凤隐于林,幽人
陶渊明的名句
- 陶渊明的诗词杂诗(忆我少壮时)全诗翻译_杂诗(忆我少壮时) - - - 陶渊明 - - - 《》
- 陶渊明的诗词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天道幽且远)全诗翻 - - - 陶渊明 - - - 《》
- 陶渊明的诗词咏荆轲(燕丹善养士)全诗翻译_咏荆轲(燕丹善 - - - 陶渊明 - - - 《》
- 陶渊明的诗词归园田居·其五全诗翻译_归园田居& - - - 陶渊明 - - - 《》
- 陶渊明的诗词和郭主簿·其二全诗翻译_和郭主簿& - - - 陶渊明 - - - 《》
- 陶渊明的诗词答庞参军(相知何必旧)全诗翻译_答庞参军(相 - - - 陶渊明 - - - 《》
- 陶渊明的诗词四时全诗翻译_四时赏析 - - - 陶渊明 - - - 《》
- 陶渊明的诗词归园田居(久去山泽游)全诗翻译_归园田居(久 - - - 陶渊明 - - - 《》
- 陶渊明的诗词拟古(荣荣窗下兰)全诗翻译_拟古(荣荣窗下兰) - - - 陶渊明 - - - 《》
- 陶渊明的诗词戊申岁六月中遇火原文注释_戊申岁六月中 - - - 陶渊明 - - - 《》
- 陶渊明的诗词拟古(日暮天无云)全诗翻译_拟古(日暮天无云) - - - 陶渊明 - - - 《》
- 陶渊明的诗词读山海经·其一全诗翻译_读山海经& - - - 陶渊明 - - - 《》
- 陶渊明的诗词拟古(少时壮且厉)全诗翻译_拟古(少时壮且厉) - - - 陶渊明 - - - 《》
- 陶渊明的诗词饮酒·结庐在人境全诗翻译_饮酒&mi - - - 陶渊明 - - - 《》
- 陶渊明的诗词归园田居·其四全诗翻译_归园田居& - - - 陶渊明 - - - 《》
- 陶渊明的诗词读山海经(夸父诞宏志)全诗翻译_读山海经(夸 - - - 陶渊明 - - - 《》
- 陶渊明的诗词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全诗翻译_归园田居(少 - - - 陶渊明 - - - 《》
- 陶渊明的诗词拟挽歌辞(荒草何茫茫)全诗翻译_拟挽歌辞(荒 - - - 陶渊明 - - - 《》
- 陶渊明的诗词桃花源记全诗翻译_桃花源记赏析 - - - 陶渊明 - - - 《》
- 陶渊明的诗词己酉岁九月九日全诗翻译_己酉岁九月九日 - - - 陶渊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