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yǔ jīng qì shuǎng ,zhù lì jiāng lóu wàng chù 。chéng míng yuǎn shuǐ shēng guāng ,zhòng dié mù shān sǒng cuì 。yáo rèn duàn qiáo yōu jìng ,yǐn yǐn yú cūn ,xiàng wǎn gū yān qǐ 。
cán yáng lǐ 。mò mò zhū lán jìng yǐ 。àn rán qíng xù ,wèi yǐn xiān rú zuì 。chóu wú jì 。mù yún guò le ,qiū guāng lǎo jìn ,gù rén qiān lǐ 。jìng rì kōng níng dì 。
【诉衷情近·二之一·林钟商赏析】
雨睛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竟日空凝睇。
词的上片描写秋景,江南水乡的秋色在词人的感受中是平远开阔、疏淡优美的。词开篇“雨晴气爽”两句总写登楼远眺。先以“雨晴气爽”烘托环境气氛,给人以舒适清新之感,同时暗指时值秋季;再以“江楼”点出登临地点,“伫立”而“望”则使一个在江楼上长久的孤独默立、凝望远方的词人形象兀现在读者眼前,这也直接引出了下文的景色描写。
“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是写目光所及的山水美景。脚下,远去的江水清澈明净,波光闪动;隔江而望,暮色中重峦叠嶂,苍苍莽莽。这里从大处落笔,一句写江,一句写山。写江水突出了秋水清澈,澄静如练的特点;写“暮山”则突出了层峦叠翠、高耸入云的特点。这两句对仗工整,字句的锤炼也颇见功力:“远”字把江水逶迤远去的景象点染了出来,使画面一下就开阔起来;“暮”字为景物涂上了苍茫的背景,使整幅画面意境全出。
接下来,词人的视线落在了水际山峦之中。“遥认断桥幽径”三句,再进一步描绘江上秋晚的景色。远远地辨认出断桥、幽僻的小路,还隐隐约约地辨认出有个小渔村,在这黄昏时分,一缕炊烟正在村里袅袅升起。“遥认”两字用得相当确切,拉开了人与景的距离。景物显得远而小,有些模糊,增加了画面的纵深感。“断桥”、“幽径”、“渔村”、“孤烟”,这些衰残的意象,渲染出荒凉寂寥、凄清冷落的气氛,它们在临近黄昏的江上秋色的背景中构成了秋色平远的画面。
整个上片如一幅境界寥廓的江村晚景图,展现在读者眼前的是深秋雨后的江楼,无语东流的江水,层峦叠翠的远山,还有暮色中的“断桥”“幽径”、“渔村”“孤烟”。景色是凄清沉寂的,心情亦当如此,由此下片转为抒情。
过片“残阳里”句以“残阳”的意象承上启下,转入抒情。“残阳里”紧承“向晚孤烟起”,点出了时间的流逝,也给全词蒙上了一层惨淡的色彩。至此,词人关于具体时间已用“暮山”、“向晚”、“残阳”数词间接或直接地加以强调,突出了秋江日暮对游子情绪的景响。“脉脉朱阑静倚”一句呼应上片的“伫立江楼”,暗示了词人一直在江楼上默然凝伫。“脉脉”二字突出了“静倚”“朱阑”、凝望沉思时的如痴如醉,难以解脱。词中虽为言明词人何以长久地独倚“江楼”,但那种浓重的伤感之情已然深深感染了读者。于是词作水到渠成般过渡到下面一句:“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心情抑郁,竟至没有喝酒却已进入醺醺而醉的状态,足见愁情的深沉、浓烈。这其中,已暗暗透出了“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江淹《别赋》)的浓重的伤别情绪,只是引而未发罢了。随着这种低沉感伤情绪的继续加重,词人满腹的愁思也汹涌如潮起来,不由得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愁无际。”
“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这几句点出了悲秋怀人的主旨。词人置身深秋景色中,远山苍茫的迷蒙,断桥孤烟的冷落,暮云将尽的惨淡,秋光渐老的哀伤,使词人联想到了羁旅生涯的苦涩艰难,前程的渺茫无望。这份生命的悲哀需要有人与他共同承担,而“故人”却远隔千里。现实的景物增强了伤别意绪,因而无法消除,唯有“竟日空凝睇”以寄托对“故人”的思念。“竟日空凝睇”一句中“竟日”与前文的“暮山”、“向晚”、“残阳”、“暮云”相呼应,写出了时间的推移,也暗示了词人陷入深深的愁怨难以自拔;“凝睇”又与开头的“江楼”伫望,换头处的“朱阑静倚”以及全篇的景物描写紧密相扣,使全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着一“空”字,表现了词人明知无望,却仍然对“故人”一片痴情,颇能动人心魄。
这首词虽非柳永的代表作,但也清新可人,结构工巧。上片写秋景,凄美动人;下片思旧情,哀婉感人。这首《诉衷情近》在词体中属于中调,柳永在创作时依据体制的特点,在写景与抒情时,既未大肆铺叙,也不特别凝炼,词旨点到即止。全词结构完整,处处映衬照应,语言雅而不俗,笔调挥洒自如。
参考资料:
1、叶嘉莹 等.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市: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版:248-2502、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市: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8月第1版:342-343柳永资料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 查看详情>>
柳永古诗词作品: 《“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凤凰阁翻译_凤凰阁赏析_柳永的诗词》《凤栖梧翻译_凤栖梧赏析_柳永的诗词》《甘草子·秋尽翻译_甘草子·秋尽赏析_柳永的诗词》《西江月·凤额绣帘高卷翻译_西江月·凤额绣帘高卷赏析_柳永的诗词》《赠内臣孙可久翻译_赠内臣孙可久赏析_柳永的诗词》《望远行·长空降瑞翻译_望远行·长空降瑞赏析_柳永的诗词》《玉楼春翻译_玉楼春赏析_柳永的诗词》《佳人醉·暮景尔萧尔霁翻译_佳人醉·暮景尔萧尔霁赏析_柳永的诗词》《女冠子翻译_女冠子赏析_柳永的诗词》
柳永的诗词诉衷情近·二之一·林钟商全诗翻译_诉衷情近·二之一·林钟商赏析的意思
文言文《蝉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郭璞《蝉赞》曰:“虫之精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万物皆化,人胡不然?”古人以为蝉...
文言文《登台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全文首先阐述登台的原因:铜雀台建成后父亲召集文武在台前举行比武大会,命文人才子作赋以助兴。“开篇一词”广...
文言文《蝉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蝉:一种昆虫,又名知了,亦作“蜘蟟”。清素:指蝉体清白。潜:藏。太阴:指地。此二句言蝉体清洁,潜藏在泥土之中...
文言文《登台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①明后:明,尊敬之词。后,君也.明后指曹操。嬉游,乐游。②太府:规模宏大的宫室。③营:经营,谋划。④嵯峨(cuó&eac...
文言文《鹞雀赋》简析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鹞雀赋,三国时期曹植所作,主要描写“鹞欲取雀”,雀与之进行生死搏斗的故事。赋主要采用拟人化和象征的手法,通过...
文言文《鹞雀赋》注释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1]鹞:一种凶猛的鸟,样子像鹰,比鹰小,捕食小鸟,通常称"鹞鹰"、"鹞子"。[2]瘠(jí)瘦:瘦削,不肥胖。[3]轗(kǎn)轲(kē):困...
柳永的诗词诉衷情近·二之一·林钟商全诗翻译_诉衷情近·二之一·林钟商赏析相关诗句
柳永的名句
- “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 - - 柳永 - - - 《》
- 柳永的诗词慢卷袖(闲窗烛暗)全诗翻译_慢卷袖(闲窗烛暗)赏 - - - 柳永 - - - 《慢卷袖(闲窗烛暗)》
- 柳永的诗词早梅芳·海霞红全诗翻译_早梅芳&midd - - - 柳永 - - - 《早梅芳·海霞红》
- 柳永的诗词思归乐(林钟商)全诗翻译_思归乐(林钟商)赏析 - - - 柳永 - - - 《思归乐(林钟商)》
- 柳永的诗词甘草子·秋暮,乱洒衰荷全诗翻译_甘草 - - - 柳永 - - - 《甘草子·秋暮,乱洒衰荷》
- 柳永的诗词临江仙引 middot;上国全诗翻译_临江仙引 - - - 柳永 - - - 《》
- 柳永的诗词诉衷情 middot;林钟商全诗翻译_诉衷情 mi - - - 柳永 - - - 《》
- 柳永的诗词鹤冲天 middot;黄金榜上全诗翻译_鹤冲天 - - - 柳永 - - - 《》
- 柳永的诗词塞孤(般涉调)全诗翻译_塞孤(般涉调)赏析 - - - 柳永 - - - 《》
- 柳永的诗词西施 middot;三之三 middot;仙吕调全诗翻 - - - 柳永 - - - 《》
- 柳永的诗词一寸金 middot;小石调全诗翻译_一寸金 mi - - - 柳永 - - - 《》
- 柳永的诗词御街行 middot;圣寿 middot;二之一 midd - - - 柳永 - - - 《》
- 柳永的诗词燕归梁 middot;平调全诗翻译_燕归梁 midd - - - 柳永 - - - 《》
- 柳永的诗词少年游 middot;十之五 middot;林钟商全诗 - - - 柳永 - - - 《》
- 柳永的诗词洞仙歌 middot;中吕调全诗翻译_洞仙歌 mi - - - 柳永 - - - 《》
- 柳永的诗词玉楼春 middot;皇都今夕知何夕全诗翻译_玉 - - - 柳永 - - - 《》
- 柳永的诗词清平乐 middot;越调全诗翻译_清平乐 midd - - - 柳永 - - - 《》
- 柳永的诗词驻马听 middot;凤枕鸾帷全诗翻译_驻马听 - - - 柳永 - - - 《》
- 柳永的诗词迎新春 middot;大石调全诗翻译_迎新春 mi - - - 柳永 - - - 《》
- 柳永的诗词戚氏 middot;晚秋天全诗翻译_戚氏 middot - - - 柳永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