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成孤僻人皆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
却不知好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
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
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
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气质美好像那香兰,才华横溢赛过神仙。天生的怪癖性格使人感到纳罕。你说是肉类很腥膻,看见绫罗绸缎就觉得庸俗可厌;却不晓得:自命清高人们更妒忌,过分纯洁世人都讨嫌。真可叹,古殿海灯旁边的人儿将衰老,辜负了深红高楼美女姿色残!到头来,仍然是污浊肮脏违背了自己心恩;像是没有瘢点的白玉掉进烂泥滩;又何须那些贵族子弟叹息无姻缘?
注释
世难容:曲名,其意是说妙玉虽貌美质高,带发为尼,却不能为世俗所容,落得个悲惨的结局。
复比仙:也与神仙一样。程高本“复”作“馥”,是芳香的意思。“才华”固可以花为喻,言“馥”,但与“仙”不称;今以“仙”作比,则不应用“馥”,两句不是对仗。
罕:纳罕,诧异,惊奇。
啖(dàn):吃。
腥膻(shān):腥臊难闻的气味。膻:羊臊气。出家人素食,所以这样说。
“太高”二句:太清高了,更会惹人嫉恨;要过分洁净,大家都看不惯。程高本改“太高”作“好高”。
青灯古殿:指尼姑庵。
红粉:妇女装扮用的胭脂之类的化妆品,借指女子。
朱楼:即红楼,指贵族小姐的绣楼。春色阑:春光将尽。喻人青春将过。阑:尽。
风尘肮脏(kǎngzǎng):在污浊的人世间挣扎。风尘,指污浊、纷扰的生活。肮脏,亦作“抗脏”,高亢刚直的样子,如李白《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诗:“有如张公子,肮脏在风尘。”引申为强项挣扎的意思,与读作“āngzāng”解为龌龊之义有别。
遭泥陷:喻妙玉被劫。
王孙公子:指贾宝玉。
【赏析】
这支曲子是写妙玉身世遭遇的,妙玉貌美质高,带发为尼,却不能为世俗所容,最终落得个悲惨的结局。全曲情感沛然,层层递进,充满了悲凉的情绪,激越的情绪在字里行问翻腾起伏,令人扼腕既叹,不忍卒读。
“气节”两句是说妙玉的品格象兰花那样高贵美丽又芳香,才华胜过神仙。首句暗示妙玉出身贵族家庭,因家庭破落,父母双亡,自小多病而带发修行的身世。“天生”句是说妙玉一生孤僻,又有酷爱清洁的癖好,世间难容。“你道是”二句,是说妙玉出家吃斋,视吃肉食为肮脏,把穿绮罗当作庸俗。“却不知”两句,是说妙玉品格高尚却遭妒忌,过分洁净被人嫌弃。这两句是对妙玉品格总的评价,有总结上文之意。“可叹这”两句,是说年青女子在尼姑庵虚度青春,贵族女儿的年华消耗尽,算是可悲可叹。“可叹这”,“辜负了”,流露出作者对妙玉带发出家为尼,虚度年华的同情。“到头来”两句,是说妙玉的悲惨结局。妙玉出家为尼,常为风尘间儿女痴情所困扰,有违出家之初衷;最后被强盗劫去。据小说介绍,妙玉出家后,与宝玉仍眉来眼去。一次在给宝玉的请贴中,落款自称“槛外人”。结句是说妙玉这样的品高貌美名门女子,却与王孙公子无缘,为强盗所虏糟蹋。
“世难容”写妙玉的身世、品格、遭遇和结局。她出身于苏州的名门贵族,因家破落,父母双亡,小时多病,带发出家为尼,居住在贾府的栊翠庵中,依附贾府这样的权贵。她自视高贵酷爱清洁,连刘姥姥喝过茶的成套杯子也要甩碎。她自视清高,称黛玉为大俗人,但她又自称为“槛外人”,与宝玉交往甚密,且眉来眼去。最后落得个“白玉陷泥潭”的结局。这一切表明,以出家为尼,想了却尘环中的痴情和恩怨,成为一个高洁的人,最后却没有成为正果,升天成仙而去。她始终为儿女情所困扰,并随着贾府的没落而“白玉陷泥潭”,这是很有讽刺意味的。曹雪芹对妙玉命运的构思与安排,即活于人世间而想不吃人间烟火,有如拨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是不可能的。这是他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原故。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诗中的情调是低沉悲凉的,流露出作者对官宦小姐不幸结局的深切同情,这不能不说是作者世界观的局限。
这是一曲女性悲剧的哀歌。像一切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物部不能为这个社会所容纳,必然为这个社会所摧残、所毁灭一样,妙玉是许多不幸女性中的独特的一个。曹雪芹在这支曲子里,对这个少女的身世和难堪的人生结局,寄于诚挚而深切的哀怜;同时,对她的气质、才华的高洁、超逸给予盛誉,从而对宗教、社会、权贵和其他恶势力进行了义愤填膺式的控诉和抗议。
全曲以对妙玉的高度赞誉发端,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这个不幸少女的根本态度。一个十八岁的美妙丽姝,却不得不在“青灯古殴”下葬送青春,虚掷生命,只能为之深深悲叹。然而,悲剧并没有到此为止,更不堪的悲剧正不断向她袭来。
【创作背景】
曹雪芹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将《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写在了“贾宝玉神游大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这一回,这两组结构完整的组诗是“金陵十二钗”形象塑造的提纲。小说这一回,主要借由警幻仙子揭露金陵十二钗的命运,《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对一些重要的女性悲剧人物的性格、命运和贾府的最后破败,都概括地作了预示。《红楼梦十二支曲》是《红楼梦》的点睛之笔。而《世难容》是《红楼梦十二支曲》的第六首曲子,这支曲子是揭露妙玉命运的。曹雪芹资料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一说辽阳),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 查看详情>>
曹雪芹古诗词作品: 《红楼梦十二曲——乐中悲翻译_红楼梦十二曲——乐中悲赏析_曹雪芹的诗词》《红楼梦十二曲——虚花悟翻译_红楼梦十二曲——虚花悟赏析_曹雪芹的诗词》《红楼梦十二曲——引子翻译_红楼梦十二曲——引子赏析_曹雪芹的诗词》《红楼梦十二曲——终身误翻译_红楼梦十二曲——终身误赏析_曹雪芹的诗词》《交趾怀古翻译_交趾怀古赏析_曹雪芹的诗词》《五美吟·绿珠翻译_五美吟·绿珠赏析_曹雪芹的诗词》《桃花行翻译_桃花行赏析_曹雪芹的诗词》《警幻仙姑赋翻译_警幻仙姑赋赏析_曹雪芹的诗词》《金陵十二钗正册——钗、黛翻译_金陵十二钗正册——钗、黛赏析_曹雪芹的诗词》《金陵十二钗正册——王熙凤翻译_金陵十二钗正册——王熙凤赏析_曹雪芹的诗词》
红楼梦十二曲——世难容翻译_红楼梦十二曲——世难容赏析_曹雪芹的诗词的意思
文言文《蝉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郭璞《蝉赞》曰:“虫之精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万物皆化,人胡不然?”古人以为蝉...
文言文《登台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全文首先阐述登台的原因:铜雀台建成后父亲召集文武在台前举行比武大会,命文人才子作赋以助兴。“开篇一词”广...
文言文《蝉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蝉:一种昆虫,又名知了,亦作“蜘蟟”。清素:指蝉体清白。潜:藏。太阴:指地。此二句言蝉体清洁,潜藏在泥土之中...
文言文《登台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①明后:明,尊敬之词。后,君也.明后指曹操。嬉游,乐游。②太府:规模宏大的宫室。③营:经营,谋划。④嵯峨(cuó&eac...
文言文《鹞雀赋》简析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鹞雀赋,三国时期曹植所作,主要描写“鹞欲取雀”,雀与之进行生死搏斗的故事。赋主要采用拟人化和象征的手法,通过...
文言文《鹞雀赋》注释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1]鹞:一种凶猛的鸟,样子像鹰,比鹰小,捕食小鸟,通常称"鹞鹰"、"鹞子"。[2]瘠(jí)瘦:瘦削,不肥胖。[3]轗(kǎn)轲(kē):困...
红楼梦十二曲——世难容翻译_红楼梦十二曲——世难容赏析_曹雪芹的诗词相关诗句
- 古诗《史湘云》 - - 曹雪芹 - - 《史湘云》作者为清代诗人曹雪芹,古诗《史湘云》全文如下:富贵又如何?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 古诗《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 - - 曹雪芹 - - 《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作者为清代诗人曹雪芹,古诗《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全文如下: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
- 古诗《咏白海棠·史湘云一》 - - 曹雪芹 - - 《咏白海棠·史湘云一》作者为清代诗人曹雪芹,古诗《咏白海棠·史湘云一》全文如下: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秋阴捧出何方雪
- 古诗《葬花吟》 - - 曹雪芹 - - 《葬花吟》作者为清代诗人曹雪芹,古诗《葬花吟》全文如下: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
- 古诗《好了歌》 - - 曹雪芹 - - 《好了歌》作者为清代诗人曹雪芹,古诗《好了歌》全文如下:甄士隐知投人不著,心中未免悔恨,再兼上年惊唬,急忿怨痛已伤,暮年之人,贫病交攻,竟渐渐的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可
- 古诗《警幻仙姑赋》 - - 曹雪芹 - - 《警幻仙姑赋》作者为清代诗人曹雪芹,古诗《警幻仙姑赋》全文如下:方离柳坞,乍出花房。但行处,鸟惊庭树;将到时,影度回廊。仙袂乍飘兮,闻麝兰之馥郁;荷衣欲动兮,听环佩之铿
- 古诗《中秋对月有怀》 - - 曹雪芹 - - 《中秋对月有怀》作者为清代诗人曹雪芹,古诗《中秋对月有怀》全文如下: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 古诗《咏白海棠·史湘云二》 - - 曹雪芹 - - 《咏白海棠·史湘云二》作者为清代诗人曹雪芹,古诗《咏白海棠·史湘云二》全文如下: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玉烛滴干风里泪
- 古诗《红楼梦·虚花悟》 - - 曹雪芹 - - 《红楼梦·虚花悟》作者为清代诗人曹雪芹,古诗《红楼梦·虚花悟》全文如下: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
- 古诗《枉凝眉》 - - 曹雪芹 - - 《枉凝眉》作者为清代诗人曹雪芹,古诗《枉凝眉》全文如下: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
- 古诗《飞鸟各投林》 - - 曹雪芹 - - 《飞鸟各投林》作者为清代诗人曹雪芹,古诗《飞鸟各投林》全文如下: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
- 古诗《咏白海棠·林黛玉》 - - 曹雪芹 - - 《咏白海棠·林黛玉》作者为清代诗人曹雪芹,古诗《咏白海棠·林黛玉》全文如下: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
- 古诗《娇杏赞》 - - 曹雪芹 - - 《娇杏赞》作者为清代诗人曹雪芹,古诗《娇杏赞》全文如下: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
- 古诗《红楼梦曲·喜冤家》 - - 曹雪芹 - - 《红楼梦曲·喜冤家》作者为清代诗人曹雪芹,古诗《红楼梦曲·喜冤家》全文如下: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娇奢淫荡贪欢媾。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贱的,公
- 古诗《螃蟹咏·桂霭桐阴坐举觞》 - - 曹雪芹 - - 《螃蟹咏·桂霭桐阴坐举觞》作者为清代诗人曹雪芹,古诗《螃蟹咏·桂霭桐阴坐举觞》全文如下: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涤
- 古诗《红楼梦·晚韶华》 - - 曹雪芹 - - 《红楼梦·晚韶华》作者为清代诗人曹雪芹,古诗《红楼梦·晚韶华》全文如下: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
- 古诗《开辟鸿蒙》 - - 曹雪芹 - - 《开辟鸿蒙》作者为清代诗人曹雪芹,古诗《开辟鸿蒙》全文如下: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 古诗《赞林黛玉》 - - 曹雪芹 - - 《赞林黛玉》作者为清代诗人曹雪芹,古诗《赞林黛玉》全文如下: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
- 古诗《簪菊》 - - 曹雪芹 - - 《簪菊》作者为清代诗人曹雪芹,古诗《簪菊》全文如下: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
- 古诗《西江月·富贵不知乐业》 - - 曹雪芹 - - 《西江月·富贵不知乐业》作者为清代诗人曹雪芹,古诗《西江月·富贵不知乐业》全文如下: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
曹雪芹的名句
- 曹雪芹的诗词红楼梦十二曲—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 - - - 曹雪芹 - - - 《红楼梦十二曲—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
- 曹雪芹的诗词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全诗翻译_秋窗 - - - 曹雪芹 - - - 《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
- 曹雪芹的诗词姽婳词(姽婳将军林四娘)全诗翻译_姽婳词(姽 - - - 曹雪芹 - - - 《》
- 曹雪芹的诗词红楼梦十二曲 mdash;乐中悲 middot;襁 - - - 曹雪芹 - - - 《》
- 曹雪芹的诗词五美吟·虞姬原文注释_五美吟&midd - - - 曹雪芹 - - - 《》
- 曹雪芹的诗词临江仙·柳絮原文注释_临江仙&midd - - - 曹雪芹 - - - 《》
- 曹雪芹的诗词金陵十二钗又副册—袭人(枉自温柔和 - - - 曹雪芹 - - - 《》
- 曹雪芹的诗词螃蟹咏原文注释_螃蟹咏赏析 - - - 曹雪芹 - - - 《》
- 曹雪芹的诗词春梦歌(春梦随云散)全诗翻译_春梦歌(春梦随 - - - 曹雪芹 - - - 《》
- 曹雪芹的诗词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全诗翻译_好了歌(世 - - - 曹雪芹 - - - 《》
- 曹雪芹的诗词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全诗翻译_葬花吟(花 - - - 曹雪芹 - - - 《》
- 曹雪芹的诗词中秋对月有怀(未卜三生愿)全诗翻译_中秋对 - - - 曹雪芹 - - - 《》
- 曹雪芹的诗词残菊原文注释_残菊赏析 - - - 曹雪芹 - - - 《》
- 曹雪芹的诗词咏红梅花得“梅”字全诗翻译_ - - - 曹雪芹 - - - 《》
- 曹雪芹的诗词香菱咏月·其三全诗翻译_香菱咏月& - - - 曹雪芹 - - - 《》
- 曹雪芹的诗词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霁月难逢)全 - - - 曹雪芹 - - - 《》
- 曹雪芹的诗词石上偈(无才可去补苍天)全诗翻译_石上偈(无 - - - 曹雪芹 - - - 《》
- 曹雪芹的诗词对月寓怀(时逢三五便团圆)全诗翻译_对月寓 - - - 曹雪芹 - - - 《》
- 曹雪芹的诗词五美吟·西施全诗翻译_五美吟&midd - - - 曹雪芹 - - - 《》
- 红豆曲翻译_红豆曲赏析_曹雪芹的诗词 - - - 曹雪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