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投送边荒经历万死两鬓斑斑,如今活着走出瞿塘峡滟滪关。
还未到江南先自一笑,站在岳阳楼上对着君山。
满江的风雨独自倚靠栏杆,放眼远望,君山众峰的形状好像湘水女神盘结起的十二个发髻。
可惜我不能面对湖水,只在银山堆里看君山。
注释
岳阳楼:在湖南岳阳城西门,面临洞庭湖。唐张说谪岳州时所建,宋庆历五年(1045年)滕宗谅重修,范仲淹为撰《岳阳楼记》。君山: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岛。
投荒:被流放到荒远边地。唐独孤及《为明州独孤使君祭员郎中文》:“公负谴投荒,予亦左衽异域。”鬓(bìn)毛:鬓发。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斑:花白。
瞿(qú)塘:瞿塘峡,在今重庆市奉节县东,长江三峡之首。滟(yàn)滪(yù)关:滟滪堆是矗立在瞿塘峡口江中的一块大石头,突兀江心,形势险峻。附近的水流得非常急,是航行很危险的地带。古代民谣有“滟滪大如襆,瞿塘不可触”的话。因其险要,故称之为关。生入瞿塘滟滪关:东汉班超从军西域三十一年,年老思归,有“但愿生入玉门关”的话。此用其语。入:一作“出”。
江南:这里泛指长江下游南岸,包括作者的故乡分宁在内。
川:这里指洞庭湖。
“绾结”句:写风雨凭栏时所见君山。绾(wǎn)结:(将头发)向上束起。一作“绾髻”。湘娥:《楚辞·九歌》中的湘君和湘夫人,相传即帝舜二妃娥皇和女英,君山是她们居住的地方。鬟(huán):发髻。十二鬟:是说君山丘陵起伏,有如女神各式各样的发髻。
当:正对着,指在湖面上面对着湖水。
银山:一作“银盘”。
【鉴赏】
第一首诗写遇赦归来的欣悦之情。首句写历尽坎坷,九死一生,次句谓不曾想还活着出了瞿塘峡和滟滪关,表示劫后重生的喜悦。三四句进一步写放逐归来的欣幸心情:还没有到江南的家乡就已欣然一笑,在这岳阳楼上欣赏壮阔景观,等回到了家乡,还不知该是如何的欣慰。此诗意兴洒脱,诗人乐观豪爽之情可以想见,映照出诗人不畏磨难、豁达洒脱的情怀。全诗用语精当,感情表述真切。
诗以望君山一个动作,让读者自己去猜测揣摸,去体会。这样的结尾,与王维《酬张少府》结句“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及杜甫《缚鸡行》结句“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相同,都是不写之写,有有余不尽之意。
第二首诗写凭栏远眺洞庭湖时的感受。“满川风雨”,隐指作者所处的恶劣的政治形势。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困苦的环境中,他还兴致勃勃地凭栏观赏湖山胜景,足见其胸次之高。次句写凭栏时所得印象,说放眼远望,君山众峰的形状好像湘水女神盘结起的十二个发髻,写出了君山的灵秀之气。三四句推开一步,设想如能在湖风扑面白浪掀天的波心浪峰上,细细观赏君山,当是非常惬意。“银山堆里看青山”,以简洁的笔墨,写出了极为壮丽景观。诗人忧患余生,却能以如此开阔之胸襟,写出如此意气风发的诗句,千载之下,令人钦佩不已。
独上高褛,可以望洞庭湖;楼在岳阳城西门上,和湖还有一段距离,则在风雨中又不能在“银山堆里看青山”,所以只好出之以想象,而将其认作湘峨鬟髻了。刘禹锡《望洞庭》云:“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雍陶《望君山》云:“应是水仙梳洗罢,一螺青黛镜中心。”可能给黄庭坚以某种启发,给他提供了想象的依据。
诗人自绍圣初因修国史被政敌诬陷遭贬,到徽宗即位,政治地位才略有改善。此时从湖北沿江东下,经过岳阳,准备回到故乡去。诗人历经磨难,长途漂泊,旅况萧条,在风雨中独上高楼,所以一方面为自己能够在投荒万死之后平安地通过滟滪天险活着生还而感到庆幸,另一方面回首平生,瞻望前路,又不能不痛定思痛,黯然伤神。因而欣慨交心,凄然一笑。苏轼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此老真是胸次浩然,早已将一切忧患置之度外,真像关汉卿在套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所说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槌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黄庭坚与之相比,似乎还未能完全忘怀得失。这种气质上的差异,很准确地表现在作品中。
【创作背景】
这组诗作于作者晚年时期。绍圣二年(1095年),黄庭坚被谪官涪州别驾黔州(今四川彭水)安置,进入了一向被称为难于上青天的蜀地。元符三年(1100年),被放还。写下这两首诗以表达自己遇赦后的喜悦心情。黄庭坚资料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 查看详情>>
黄庭坚古诗词作品: 《再次韵呈明略并寄无咎翻译_再次韵呈明略并寄无咎赏析_黄庭坚的诗词》《再留几复翻译_再留几复赏析_黄庭坚的诗词》《元翁坐中见次元寄到和孔四饮王夔玉家长韵因翻译_元翁坐中见次元寄到和孔四饮王夔玉家长韵因赏析_黄庭坚的诗词》《与胡彦明处道饮融师竹轩翻译_与胡彦明处道饮融师竹轩赏析_黄庭坚的诗词》《袁州刘司法亦和予摩字诗因次韵寄之翻译_袁州刘司法亦和予摩字诗因次韵寄之赏析_黄庭坚的诗词》《再次韵翻译_再次韵赏析_黄庭坚的诗词》《又借前韵见意翻译_又借前韵见意赏析_黄庭坚的诗词》《又戏呈康国翻译_又戏呈康国赏析_黄庭坚的诗词》《玉醴颂翻译_玉醴颂赏析_黄庭坚的诗词》《余成诗翻译_余成诗赏析_黄庭坚的诗词》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翻译_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赏析_黄庭坚的诗词的意思
文言文《蝉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郭璞《蝉赞》曰:“虫之精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万物皆化,人胡不然?”古人以为蝉...
文言文《登台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全文首先阐述登台的原因:铜雀台建成后父亲召集文武在台前举行比武大会,命文人才子作赋以助兴。“开篇一词”广...
文言文《蝉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蝉:一种昆虫,又名知了,亦作“蜘蟟”。清素:指蝉体清白。潜:藏。太阴:指地。此二句言蝉体清洁,潜藏在泥土之中...
文言文《登台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①明后:明,尊敬之词。后,君也.明后指曹操。嬉游,乐游。②太府:规模宏大的宫室。③营:经营,谋划。④嵯峨(cuó&eac...
文言文《鹞雀赋》简析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鹞雀赋,三国时期曹植所作,主要描写“鹞欲取雀”,雀与之进行生死搏斗的故事。赋主要采用拟人化和象征的手法,通过...
文言文《鹞雀赋》注释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1]鹞:一种凶猛的鸟,样子像鹰,比鹰小,捕食小鸟,通常称"鹞鹰"、"鹞子"。[2]瘠(jí)瘦:瘦削,不肥胖。[3]轗(kǎn)轲(kē):困...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翻译_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赏析_黄庭坚的诗词相关诗句
黄庭坚的名句
- 黄庭坚的诗词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 - - - 黄庭坚 - - - 《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
- 黄庭坚的诗词菩萨蛮 middot;半烟半雨溪桥畔原文注释_ - - - 黄庭坚 - - - 《》
- 黄庭坚的诗词清平乐 middot;重九全诗翻译_清平乐 mi - - - 黄庭坚 - - - 《》
- 黄庭坚的诗词书幽芳亭记全诗翻译_书幽芳亭记赏析 - - - 黄庭坚 - - - 《》
- 黄庭坚的诗词洞仙歌 middot;泸守王补之生日全诗翻译_ - - - 黄庭坚 - - - 《》
- 黄庭坚的诗词减字木兰花 middot;和赵文仪全诗翻译_减 - - - 黄庭坚 - - - 《》
- 黄庭坚的诗词忆帝京 middot;赠弹琵琶妓全诗翻译_忆帝 - - - 黄庭坚 - - - 《》
- 黄庭坚的诗词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全诗翻译_谢张仲谋端 - - - 黄庭坚 - - - 《》
- 黄庭坚的诗词清平乐 middot;私情全诗翻译_清平乐 mi - - - 黄庭坚 - - - 《》
- 黄庭坚的诗词谒金门·山又水全诗翻译_谒金门&mi - - - 黄庭坚 - - - 《》
- 黄庭坚的诗词好儿女全诗翻译_好儿女赏析 - - - 黄庭坚 - - - 《》
- 黄庭坚的诗词雨中花·送彭文思使君全诗翻译_雨 - - - 黄庭坚 - - - 《》
- 黄庭坚的诗词念奴娇·断虹霁雨原文注释_念奴娇& - - - 黄庭坚 - - - 《》
- 黄庭坚的诗词鼓笛令·戏咏打揭全诗翻译_鼓笛令& - - - 黄庭坚 - - - 《》
- 黄庭坚的诗词木兰花令·用前韵赠郭功甫全诗翻译 - - - 黄庭坚 - - - 《》
- 黄庭坚的诗词鄂州南楼书事全诗翻译_鄂州南楼书事赏析 - - - 黄庭坚 - - - 《》
- 黄庭坚的诗词南乡子·诸将说封侯全诗翻译_南乡 - - - 黄庭坚 - - - 《》
- 黄庭坚的诗词青玉案·至宜州次韵上酬七兄全诗翻 - - - 黄庭坚 - - - 《》
- 黄庭坚的诗词江城子·忆别全诗翻译_江城子&midd - - - 黄庭坚 - - - 《》
- 黄庭坚的诗词减字木兰花·登巫山县楼作全诗翻译 - - - 黄庭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