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代作者:元稹出自:更新时间:2024-02-03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liáo luò gǔ háng gōng ,gōng huā jì mò hóng 。 bái tóu gōng nǚ zài ,xián zuò shuō xuán zōng 。

【行宫译文】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空旷冷落的古旧行宫,只有宫花寂寞地艳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几个满头白发的宫女,闲坐无事谈论唐玄宗。

参考资料:

1、雅瑟.《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新世界出版社,2011:330-331页

【行宫注释】

寥(liáo)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寥落:寂寞冷落。
行宫: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宫殿。
这里指当时东都洛阳的皇帝行宫上阳宫。
宫花:行宫里的花。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白头宫女:据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一些宫女天宝末年被“潜配”到上阳宫,在这冷宫里一闭四十多年,成了白发宫人。
说:谈论。
玄宗:指唐玄宗。

【行宫赏析】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元稹的这首《行宫》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这首短小精悍的五绝具有深邃的意境,富有隽永的诗味,倾诉了宫女无穷的哀怨之情,寄托了诗人深沉的盛衰之感。

  从诗的内容上看,理解这首诗的关键在末尾一句“闲坐说玄宗”。说者前句已经点明是“白头宫女”,时间地点则是在荒凉冷寞的古行宫,红花盛开,正是一年春好处之时。从天宝至贞元,过了半个世纪左右,漫长的岁月,风雨的侵蚀,古行宫早变得荒败不堪了,而当年入宫的红颜少女,也在寂寞孤独中苦熬了几十个春秋,如今早已是白发苍颜了。她们的青春在此葬送,她们悲怨的泪水在此流淌,她们面对着怒放的红花在感叹嘘唏。透过纯朴的字面,我们分明听到了她们痛苦的心音。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写道:“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白诗直截了当地道出了年老宫女的幽怨,元诗则点染寥落的环境,以红色宫花和白头宫女相互衬托的笔法,通过形象对比来揭示宫女的悲惨生活和心理活动。二诗相比,一具体,一概括,一以感情的热烈淋漓见长,一以境界的深沉隽永取胜。

  这里,寥落古行宫中的白头宫女,还是唐玄宗时代历史的见证人。唐玄宗在其继位后期,宠幸杨贵妃,终日沉溺在淫乐酒色之中,把政务全部委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朝纲紊乱,谄佞当道,终于酿成安史之乱。乱后,玄宗被迫退位,赫赫不可一世的大唐王朝亦从此一蹶不振,日益走向下坡路。白居易在《长恨歌》里曾深致感慨说:“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四句诗,已形象地概括出玄宗昏愦好色与亡国致乱的历史因由,其讽刺与揭露是十分深刻的。元稹这首短诗当然不可能象白诗那样铺张扬厉,极尽渲染之能事,他只能采取对照、暗示点染等方法,把这一段轰轰烈烈的历史高度浓缩,加以典型化的处理,从而让人回味咀嚼。寥落的古行宫,那在寂寞之中随岁月更替而自生自落的宫花,那红颜少女的变为白发老人,都深深地带有时代盛衰迁移的痕迹。白头宫女亲历开元、天宝之世,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人,“闲坐说玄宗”的由治而乱。这本是诗篇主旨所在,也是诗人认为应引以为戒的地方,却以貌似悠闲实则深沉的笔调加以表现,语少意多,有无穷之味。

  从表现手法上来看,诗人塑造意境,艺术上主要运用了两种表现手法。一是以少总多。这首诗具有举一而反三,字少而意多的特点。四句诗,首句指明地点,是一座空虚冷落的古行宫;次句暗示环境和时间,宫中红花盛开,正当春天季节;三句交代人物,几个白头宫女,与末句联系起来推想,可知是玄宗天宝末年进宫而幸存下来的老宫人;末句描写动作,宫女们正闲坐回忆、谈论天宝遗事。二十个字,地点、时间、人物、动作,全都表现出来了,构成了一幅非常生动的画面。这个画面触发读者联翩的浮想:宫女们年轻时都是月貌花容,娇姿艳质,这些美丽的宫女被禁闭在这冷落的古行宫之中,成日价寂寞无聊,看着宫花,花开花落,年复一年,青春消逝,红颜憔悴,白发频添,如此被摧残,往事不堪重省。然而,她们被禁闭冷宫,与世隔绝,别无话题,却只能回顾天宝时代玄宗遗事,此景此情,令人凄绝。“寥落”、“寂寞”、“闲坐”,既描绘当时的情景,也反映诗人的倾向。凄凉的身世,哀怨的情怀,盛衰的感慨,二十个字描绘出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深刻的意思。

  另一个表现手法是以乐景写哀情。我国古典诗歌,其所写景物,有时从对立面的角度反衬心理,利用忧思愁苦的心情同良辰美景气氛之间的矛盾,以乐景写哀情,却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这首诗也运用了这一手法。诗所要表现的是凄凉哀怨的心境,但却着意描绘红艳的宫花。红花一般是表现热闹场面,烘托欢乐情绪的,但在这里却起了很重要的反衬作用:盛开的红花和寥落的行宫相映衬,加强了时移世迁的盛衰之感;春天的红花和宫女的白发相映衬,表现了红颜易老的人生感慨;红花美景与凄寂心境相映衬,突出了宫女被禁闭的哀怨情绪。红花,在这里起了很大的作用。这都是利用好景致与恶心情的矛盾,来突出中心思想,即王夫之《姜斋诗话》所谓“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白居易《上阳白发人》“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也可以说是以乐写哀。不过白居易的写法直接揭示了乐景写哀情的矛盾,而元稹《行宫》则是以乐景作比较含蓄的反衬,显得更有余味。

  这首绝句语言平实,但很有概括力,精警动人,也很含蓄,给人以想象的天地,历史沧桑之感尽在不言之中,寓意深刻,自来评价很高。王建的《宫词》,白居易的《长恨歌》,元稹的《连昌宫词》,都是长达千字左右的宏篇巨制,详尽地描述了唐玄宗时代治乱兴衰的历史过程,感叹兴亡。总结教训,内容广博而深刻。元稹这首小诗总共不过二十个字,能入选《唐诗三百首》,与这些长篇巨作比美,可谓短小精悍,字字珠玑。

元稹的诗词行宫全诗翻译_行宫赏析的意思

文言文《与人书一》鉴赏_作者顾炎武,其内容如下:《与人书一》是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创作的一篇散文。在这封短信中,作者提出做学问只有破除自我封闭状态,走出书斋,扩大见...

查看详情>>

文言文《蝉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郭璞《蝉赞》曰:“虫之精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万物皆化,人胡不然?”古人以为蝉...

查看详情>>

文言文《登台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全文首先阐述登台的原因:铜雀台建成后父亲召集文武在台前举行比武大会,命文人才子作赋以助兴。“开篇一词”广...

查看详情>>

文言文《蝉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蝉:一种昆虫,又名知了,亦作“蜘蟟”。清素:指蝉体清白。潜:藏。太阴:指地。此二句言蝉体清洁,潜藏在泥土之中...

查看详情>>

文言文《蝉赋》创作背景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蝉赋》是东汉文学家曹植创作的一篇赋。此赋细腻地描写了蝉的生活习性及其倍受其它天敌进攻的处境,赞颂了蝉正直清高...

查看详情>>

文言文《登台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①明后:明,尊敬之词。后,君也.明后指曹操。嬉游,乐游。②太府:规模宏大的宫室。③营:经营,谋划。④嵯峨(cuó&eac...

查看详情>>

文言文《登台赋》创作背景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登台赋》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将铜雀台当作吟咏曹操功绩的对象,紧紧围绕铜雀台展开对父亲...

查看详情>>

文言文《鹞雀赋》简析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鹞雀赋,三国时期曹植所作,主要描写“鹞欲取雀”,雀与之进行生死搏斗的故事。赋主要采用拟人化和象征的手法,通过...

查看详情>>

文言文《鹞雀赋》注释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1]鹞:一种凶猛的鸟,样子像鹰,比鹰小,捕食小鸟,通常称"鹞鹰"、"鹞子"。[2]瘠(jí)瘦:瘦削,不肥胖。[3]轗(kǎn)轲(kē):困...

查看详情>>

文言文《髑髅说》简析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这篇文章写曹子“游乎陂塘之滨,步乎纂秽之蔽”,在路旁边遇到了一个髑髅,即死人的头骨,便伏轼而问他:你是为国捐躯...

查看详情>>

元稹的诗词行宫全诗翻译_行宫赏析相关诗句

  • 古诗《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 - - 元稹 - - 《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作者为唐代诗人元稹,古诗《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全文如下:当年此日花前醉,今日花前病里销。独倚破帘闲怅望,可怜虚度好春朝。
  • 古诗《书乐天纸 - - 元稹 - - 《书乐天纸》作者为唐代诗人元稹,古诗《书乐天纸》全文如下:金銮殿里书残纸,乞与荆州元判司。不忍拈将等闲用,半封京信半题诗。
  • 古诗《杏园·浩浩长安车马尘 - - 元稹 - - 《杏园·浩浩长安车马尘》作者为唐代诗人元稹,古诗《杏园·浩浩长安车马尘》全文如下:浩浩长安车马尘,狂风吹送每年春。门前本是虚空界,何事栽花误世人。
  • 古诗《离思五首其四 - - 元稹 - - 《离思五首其四》作者为唐代诗人元稹,古诗《离思五首其四》全文如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古诗《以州宅夸于乐天 - - 元稹 - - 《以州宅夸于乐天》作者为唐代诗人元稹,古诗《以州宅夸于乐天》全文如下:州城迥绕拂云堆,镜水稽山满眼来。四面常时对屏障,一家终日在楼台。星河似向檐前落,鼓角惊从地
  • 古诗《酬乐天寄生衣 - - 元稹 - - 《酬乐天寄生衣》作者为唐代诗人元稹,古诗《酬乐天寄生衣》全文如下:秋茅处处流痎疟,夜鸟声声哭瘴云。羸骨不胜纤细物,欲将文服却还君。
  • 古诗《酬乐天得稹所寄纻丝布白轻庸制成衣服以诗报之 - - 元稹 - - 《酬乐天得稹所寄纻丝布白轻庸制成衣服以诗报之》作者为唐代诗人元稹,古诗《酬乐天得稹所寄纻丝布白轻庸制成衣服以诗报之》全文如下:湓城万里隔巴庸,纻薄绨轻共一封
  • 古诗《赠刘采春·新妆巧样画双蛾 - - 元稹 - - 《赠刘采春·新妆巧样画双蛾》作者为唐代诗人元稹,古诗《赠刘采春·新妆巧样画双蛾》全文如下:新妆巧样画双蛾,谩里常州透额罗。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破纹波。言辞
  • 古诗《雨声·风吹竹叶休还动 - - 元稹 - - 《雨声·风吹竹叶休还动》作者为唐代诗人元稹,古诗《雨声·风吹竹叶休还动》全文如下:风吹竹叶休还动,雨点荷心暗复明。曾向西江船上宿,惯闻寒夜滴篷声。
  • 古诗《行宫 - - 元稹 - - 《行宫》作者为唐代诗人元稹,古诗《行宫》全文如下: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 古诗《兔丝·人生莫依倚 - - 元稹 - - 《兔丝·人生莫依倚》作者为唐代诗人元稹,古诗《兔丝·人生莫依倚》全文如下:人生莫依倚,依倚事不成。君看兔丝蔓,依倚榛与荆。荆榛易蒙密,百鸟撩乱鸣。下有狐兔穴,奔走
  • 古诗《离思五首·红罗著压逐时新 - - 元稹 - - 《离思五首·红罗著压逐时新》作者为唐代诗人元稹,古诗《离思五首·红罗著压逐时新》全文如下: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麴尘。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 古诗《表夏·夏风多暖暖 - - 元稹 - - 《表夏·夏风多暖暖》作者为唐代诗人元稹,古诗《表夏·夏风多暖暖》全文如下:夏风多暖暖,树木有繁阴。新笋紫长短,早樱红浅深。烟花云幕重,榴艳朝景侵。华实各自好,讵云
  • 古诗《刘阮妻·仙洞千年一度闲 - - 元稹 - - 《刘阮妻·仙洞千年一度闲》作者为唐代诗人元稹,古诗《刘阮妻·仙洞千年一度闲》全文如下:仙洞千年一度闲,等闲偷入又偷回。桃花飞尽东风起,何处消沉去不来。
  • 古诗《古寺·古寺春余日半斜 - - 元稹 - - 《古寺·古寺春余日半斜》作者为唐代诗人元稹,古诗《古寺·古寺春余日半斜》全文如下:古寺春余日半斜,竹风萧爽胜人家。花时不到有花院,意在寻僧不在花。
  • 古诗《花栽·南花北地种应难 - - 元稹 - - 《花栽·南花北地种应难》作者为唐代诗人元稹,古诗《花栽·南花北地种应难》全文如下:南花北地种应难,且向船中尽日看。纵使将来眼前死,犹胜抛掷在空栏。
  • 古诗《放言五首·安得心源处处安 - - 元稹 - - 《放言五首·安得心源处处安》作者为唐代诗人元稹,古诗《放言五首·安得心源处处安》全文如下:安得心源处处安,何劳终日望林峦。玉英惟向火中冷,莲叶元来水上干。宁戚
  • 古诗《寄乐天·莫嗟虚老海壖西 - - 元稹 - - 《寄乐天·莫嗟虚老海壖西》作者为唐代诗人元稹,古诗《寄乐天·莫嗟虚老海壖西》全文如下:莫嗟虚老海壖西,天下风光数会稽。灵泛桥前百里镜,石帆山崦五云溪。冰销田地
  • 古诗《折枝花赠行 - - 元稹 - - 《折枝花赠行》作者为唐代诗人元稹,古诗《折枝花赠行》全文如下:樱桃花下送君时,一寸春心逐折枝。别后相思最多处,千株万片绕林垂。
  • 古诗《岁日·一日今年始 - - 元稹 - - 《岁日·一日今年始》作者为唐代诗人元稹,古诗《岁日·一日今年始》全文如下:一日今年始,一年前事空。凄凉百年事,应与一年同。

元稹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