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lán yè chūn wēi ruí ,guì huá qiū jiǎo jié 。 xīn xīn cǐ shēng yì ,zì ěr wéi jiā jiē 。 shuí zhī lín qī zhě ,wén fēng zuò xiàng yuè 。 cǎo mù yǒu běn xīn ,hé qiú měi rén shé !
【感遇(兰叶春葳蕤)译文】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世间的草木勃勃的生机,自然顺应了美好的季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闻到芬芳因而满怀喜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
【感遇(兰叶春葳蕤)注释】
兰叶春葳(wēi)蕤(ruí),桂华秋皎洁。
兰:此指兰草。
葳蕤:枝叶茂盛而纷披桂华:桂花,“华”同“花”。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生意:生机勃勃自尔:自然地 。
佳节:美好的季节。
谁知林栖(qī)者,闻风坐相悦。
林栖者:山中隐士坐:因而。
闻风:闻到芳香。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本心:天性。
美人:指林栖者山林高士、隐士。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感遇(兰叶春葳蕤)赏析】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开元(713-741)后期,唐玄宗沉溺声色,奸佞专权,朝政日趋黑暗。为了规劝玄宗励精图治,张九龄曾撰《千秋金镜录》一部,专门论述前代治乱兴亡的历史教训,并将它作为对皇帝生日的寿礼进献给玄宗。唐玄宗心中不悦,加李林甫的谗谤、排挤,张九龄终于被贬为荆州长史。遭贬后,他曾作《感遇十二首》,运用比兴手法,表现其坚贞清高的品德,抒发自己遭受排挤的忧思。此篇为其第一首。
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突出了两种高雅的植物——春兰与秋桂。屈原《九歌·礼魂》中,有“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句。张九龄是广东曲江人,其地多桂,即景生情,就地取材,把秋菊换成了秋桂,师古而不泥古。兰桂对举,兰举其叶,桂举其花,这是由于对偶句的关系,互文以见义,其实是各各兼包花叶,概指全株。兰用葳蕤来形容,具有茂盛而兼纷披的意思,“葳蕤”两字点出兰草迎春勃发,具有无限的生机。桂用皎洁来形容,桂叶深绿,桂花嫩黄,相映之下,自然有皎明洁净的感觉。“皎洁”两字,精炼简要地点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
诗的前四句说兰、桂这些“草木君子”只要逢时就会欣欣向荣,生机盎然。兰叶在春风吹拂下“葳蕤”繁茂,桂花在仲秋明月的辉映下更显“皎洁”秀丽。春兰秋桂生意勃发,也给季节带来了荣耀,春、秋因兰、桂而成为美好的季节。这里既包含了朴素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说明了时势造英雄,英雄壮时势的客观辩证法;也表达了真正的贤人志士只有在政治开明的时代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抱负的思想,流露了自己对重新“遇时”的渴望。
诗的后四句从春兰秋桂芳香袭人的社会效果来委婉地说明自己行芳志洁并非为了求人赏识,以博取高名;象春兰秋桂的香气一样,它博得山林隐士的喜爱,只是客观效果而已;实际上,兰、桂散发芳香并非有意希求人们来折取它,欣赏它,而是纯粹出于它们的本性。“谁知”两字对兰桂来说,大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感觉。美人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芬香,因而发生了爱慕之情。“坐”,犹深也,殊也。表示爱慕之深。诗从无人到有人,是一个突转,诗情也因之而起波澜。“闻风”二字本于《孟子·尽心篇》,其中说:“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张九龄就把这章中的“闻风”毫不费力地拉来用了,用得这样恰如其分,用得这样自然,用得这样使读者毫不觉得他在用典故,这也是值得一提的。“何求”二字用得斩截有力,它淋漓尽致地将诗人不肯廉价赢得美名的清高志趣给表现出来了。
这首诗以兰、桂自况,借兰桂之芳香比喻自己的高志美德,使人感到贴切自然,蕴含深厚,耐人寻味。
张九龄资料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 查看详情>>
张九龄古诗词作品: 《怀此地翻译_怀此地赏析_张九龄的诗词》《奉和圣制幸晋阳宫翻译_奉和圣制幸晋阳宫赏析_张九龄的诗词》《龙门旬宴得月字韵翻译_龙门旬宴得月字韵赏析_张九龄的诗词》《郡内闲斋翻译_郡内闲斋赏析_张九龄的诗词》《与生公寻幽居处翻译_与生公寻幽居处赏析_张九龄的诗词》《别乡人南还翻译_别乡人南还赏析_张九龄的诗词》《自始兴溪夜上赴岭翻译_自始兴溪夜上赴岭赏析_张九龄的诗词》《酬宋使君见诒翻译_酬宋使君见诒赏析_张九龄的诗词》《在郡秋怀二首翻译_在郡秋怀二首赏析_张九龄的诗词》《咏史翻译_咏史赏析_张九龄的诗词》
张九龄的诗词感遇(兰叶春葳蕤)全诗翻译_感遇(兰叶春葳蕤)赏析的意思
文言文《蝉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郭璞《蝉赞》曰:“虫之精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万物皆化,人胡不然?”古人以为蝉...
文言文《登台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全文首先阐述登台的原因:铜雀台建成后父亲召集文武在台前举行比武大会,命文人才子作赋以助兴。“开篇一词”广...
文言文《蝉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蝉:一种昆虫,又名知了,亦作“蜘蟟”。清素:指蝉体清白。潜:藏。太阴:指地。此二句言蝉体清洁,潜藏在泥土之中...
文言文《登台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①明后:明,尊敬之词。后,君也.明后指曹操。嬉游,乐游。②太府:规模宏大的宫室。③营:经营,谋划。④嵯峨(cuó&eac...
文言文《鹞雀赋》简析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鹞雀赋,三国时期曹植所作,主要描写“鹞欲取雀”,雀与之进行生死搏斗的故事。赋主要采用拟人化和象征的手法,通过...
文言文《鹞雀赋》注释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1]鹞:一种凶猛的鸟,样子像鹰,比鹰小,捕食小鸟,通常称"鹞鹰"、"鹞子"。[2]瘠(jí)瘦:瘦削,不肥胖。[3]轗(kǎn)轲(kē):困...
张九龄的诗词感遇(兰叶春葳蕤)全诗翻译_感遇(兰叶春葳蕤)赏析相关诗句
- 古诗《望月怀远》 - - 张九龄 - - 《望月怀远》作者为唐代诗人张九龄,古诗《望月怀远》全文如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古诗《感遇·幽林归独卧》 - - 张九龄 - - 《感遇·幽林归独卧》作者为唐代诗人张九龄,古诗《感遇·幽林归独卧》全文如下:幽林归独卧,滞虑洗孤清。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飞沉理自隔,何
- 古诗《晚霁登王六东阁》 - - 张九龄 - - 《晚霁登王六东阁》作者为唐代诗人张九龄,古诗《晚霁登王六东阁》全文如下:试上江楼望,初逢山雨晴。连空青嶂合,向晚白云生。彼美要殊观,萧条见远情。情来不可极,日暮水
- 古诗《送韦城李少府》 - - 张九龄 - - 《送韦城李少府》作者为唐代诗人张九龄,古诗《送韦城李少府》全文如下: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 古诗《感遇·吴越数千里》 - - 张九龄 - - 《感遇·吴越数千里》作者为唐代诗人张九龄,古诗《感遇·吴越数千里》全文如下:吴越数千里,梦寐今夕见。形骸非我亲,衾枕即乡县。化蝶犹不识,川鱼安可羡。海上有仙山,归
- 古诗《感遇·兰叶春葳蕤》 - - 张九龄 - - 《感遇·兰叶春葳蕤》作者为唐代诗人张九龄,古诗《感遇·兰叶春葳蕤》全文如下: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
- 古诗《折杨柳·纤纤折杨柳》 - - 张九龄 - - 《折杨柳·纤纤折杨柳》作者为唐代诗人张九龄,古诗《折杨柳·纤纤折杨柳》全文如下: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迟景那能久,芳菲不及新。更愁征戍
- 古诗《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 - 张九龄 - -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作者为唐代诗人张九龄,古诗《立春日晨起对积雪》全文如下: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东郊斋祭所,应
- 古诗《感遇·孤鸿海上来》 - - 张九龄 - - 《感遇·孤鸿海上来》作者为唐代诗人张九龄,古诗《感遇·孤鸿海上来》全文如下: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美服患人指,高
- 古诗《登城楼望西山作》 - - 张九龄 - - 《登城楼望西山作》作者为唐代诗人张九龄,古诗《登城楼望西山作》全文如下:城楼枕南浦,日夕顾西山。宛宛鸾鹤处,高高烟雾间。仙井今犹在,洪厓久不还。金编莫我授,羽驾亦
- 古诗《溪行寄王震》 - - 张九龄 - - 《溪行寄王震》作者为唐代诗人张九龄,古诗《溪行寄王震》全文如下:山气朝来爽,溪流日向清。远心何处惬,闲棹此中行。丛桂林间待,群鸥水上迎。徒然适我愿,幽独为谁情。
- 古诗《感遇·鱼游乐深池》 - - 张九龄 - - 《感遇·鱼游乐深池》作者为唐代诗人张九龄,古诗《感遇·鱼游乐深池》全文如下:鱼游乐深池,鸟栖欲高枝。嗟尔蜉蝣羽,薨薨亦何为。有生岂不化,所感奚若斯。神理日微灭,吾
- 古诗《题画山水障》 - - 张九龄 - - 《题画山水障》作者为唐代诗人张九龄,古诗《题画山水障》全文如下:心累犹不尽,果为物外牵。偶因耳目好,复假丹青妍。尝抱野间意,而迫区中缘。尘事固已矣,秉意终不迁。良
- 古诗《春江晚景》 - - 张九龄 - - 《春江晚景》作者为唐代诗人张九龄,古诗《春江晚景》全文如下: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兴来只自得,佳气莫能传。薄暮津亭下,馀花满客船。
- 古诗《秋夕望月》 - - 张九龄 - - 《秋夕望月》作者为唐代诗人张九龄,古诗《秋夕望月》全文如下: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所思如梦里,相望在庭中。皎洁青苔露,萧条黄叶风。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空。
- 古诗《晨出郡舍林下》 - - 张九龄 - - 《晨出郡舍林下》作者为唐代诗人张九龄,古诗《晨出郡舍林下》全文如下:晨兴步北林,萧散一开襟。复见林上月,娟娟犹未沉。片云自孤远,丛筱亦清深。无事由来贵,方知物外心
- 古诗《谐音《望月怀远》》 - - 张九龄 - - 《谐音《望月怀远》》作者为唐代诗人张九龄,古诗《谐音《望月怀远》》全文如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嘱)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
- 古诗《感遇·江南有丹橘》 - - 张九龄 - - 《感遇·江南有丹橘》作者为唐代诗人张九龄,古诗《感遇·江南有丹橘》全文如下: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运命唯所遇,循
- 古诗《感遇·西日下山隐》 - - 张九龄 - - 《感遇·西日下山隐》作者为唐代诗人张九龄,古诗《感遇·西日下山隐》全文如下:西日下山隐,北风乘夕流。燕雀感昏旦,檐楹呼匹俦。鸿鹄虽自远,哀音非所求。贵人弃疵贱,下
- 古诗《耒阳溪夜行》 - - 张九龄 - - 《耒阳溪夜行》作者为唐代诗人张九龄,古诗《耒阳溪夜行》全文如下: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张九龄的名句
- 张九龄的诗词酬宋使君见诒全诗翻译_酬宋使君见诒赏析 - - - 张九龄 - - - 《酬宋使君见诒》
- 张九龄的诗词龙门旬宴得月字韵全诗翻译_龙门旬宴得月 - - - 张九龄 - - - 《龙门旬宴得月字韵》
- 张九龄的诗词奉和圣制瑞雪篇全诗翻译_奉和圣制瑞雪篇 - - - 张九龄 - - - 《》
- 张九龄的诗词使至广州全诗翻译_使至广州赏析 - - - 张九龄 - - - 《》
- 张九龄的诗词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全诗翻译_郡舍 - - - 张九龄 - - - 《》
- 张九龄的诗词酬周判官巡至始兴会改秘书少监见贻之作兼 - - - 张九龄 - - - 《》
- 张九龄的诗词在郡秋怀二首全诗翻译_在郡秋怀二首赏析 - - - 张九龄 - - - 《》
- 张九龄的诗词感遇·兰叶春葳蕤(感遇十二首)全诗翻 - - - 张九龄 - - - 《》
- 张九龄的诗词感遇十二首全诗翻译_感遇十二首赏析 - - - 张九龄 - - - 《》
- 张九龄的诗词西江夜行(遥夜人何在)全诗翻译_西江夜行( - - - 张九龄 - - - 《》
- 张九龄的诗词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全诗翻译_望月怀远 / - - - 张九龄 - - - 《》
- 张九龄的诗词奉和圣制登封礼毕洛城酺宴全诗翻译_奉和 - - - 张九龄 - - - 《》
- 张九龄的诗词林亭咏全诗翻译_林亭咏赏析 - - - 张九龄 - - - 《》
- 张九龄的诗词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尔言志全诗翻译_奉 - - - 张九龄 - - - 《》
- 张九龄的诗词郡江南上别孙侍御全诗翻译_郡江南上别孙 - - - 张九龄 - - - 《》
- 张九龄的诗词自湘水南行全诗翻译_自湘水南行赏析 - - - 张九龄 - - - 《》
- 张九龄的诗词贺给事尝诣蔡起居郊馆有诗因命同作全诗翻 - - - 张九龄 - - - 《》
- 张九龄的诗词奉和圣制经孔子旧宅全诗翻译_奉和圣制经 - - - 张九龄 - - - 《》
- 张九龄的诗词赠澧阳韦明府全诗翻译_赠澧阳韦明府赏析 - - - 张九龄 - - - 《》
- 张九龄的诗词和王司马折梅寄京邑昆弟全诗翻译_和王司 - - - 张九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