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代作者:李商隐出自:更新时间:2024-01-03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àn àn dàn dàn zǐ ,róng róng yě yě huáng 。táo lìng lí biān sè ,luó hán zhái lǐ xiāng 。 jǐ shí jìn zhòng lù ,shí shì qiè cán yáng 。yuàn fàn jīn yīng wǔ ,shēng jun1 bái yù táng 。

【菊花(暗暗淡淡紫)译文】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暗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它们既有陶渊明篱边菊花的色彩,又有罗含宅中的香味。

李商隐的诗词菊花(暗暗淡淡紫)全诗翻译_菊花(暗暗淡淡紫)赏析李商隐的诗词菊花(暗暗淡淡紫)全诗翻译_菊花(暗暗淡淡紫)赏析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菊花不怕露水的沾湿,可是害怕夕阳的来临。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愿意留在水边畅饮的人的鹦鹉杯中,希望来到富贵人家丰盛的酒席上。

【菊花(暗暗淡淡紫)注释】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融融:光润的样子。
冶冶:艳丽的样子。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陶令:指陶渊明,因其主彭泽县做过县令,故称陶令。
罗含:(公元293年一公元369年)字君长,号富和,东晋桂阳郡耒阳(今湖南未阳市)人。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禁:禁受,承当。
重露:指寒凉的秋露。
怯:胆怯、担心。
残:一作“斜”。

愿泛金鹦(yīng)鹉(wǔ),升君白玉堂。
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
泛:指以菊花浸酒。
白玉堂:指豪华的厅堂,喻朝廷。
升:摆进。

【菊花(暗暗淡淡紫)赏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这是一首借物抒怀的诗。虽然诗中写到陶渊明,但根本点则不是甘于田园。而是借菊寄托自己渴望入朝的热望。这里的的菊花,淡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他们既有陶公篱旁的雅色,又有罗含院里的淡香。它不畏霜露,却担心夕阳。它可以傲然凌霜盛开,却面对时光流逝无奈。即使它枯萎了,也可以制成美酒,盛在精巧的鹦鹉杯中,来到高贵的宴席之上。这里诗人热情讴歌了菊花的雅色和清香,高度赞扬了菊花不怕霜露的傲骨以及可贵的奉献精神。诗人咏菊,以自己的观感为主,描述很是抽象。菊中有我,我中有菊。纵然凋谢,留下的也是白玉高堂里的精华。李商隐晚年落泊,但毕竟是帝室远亲,他自己也以此为荣。诗人用“金鹦鹉”“白玉堂”婉转地表白了自己的身世。可是,他的身份并没有有给他带来实质上的好处,纵然才俊,亦不见用。通观全诗,诗人状物新奇引典自然,锐意中有伤时,哀婉里有进取,大有孤芳自赏之意,绝无叹老嗟卑之嫌。

  诗一开头,先描绘菊花那可爱的姿色:“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首句写的是紫菊:“暗暗”真实地写出词人对紫菊的观感,表明色彩并不明丽。“淡淡”又写明其色浅浅也不浓艳。“暗”“淡”二字的重叠使用,便生动逼真地刻画出紫色菊花那淡雅的风姿。次句描写黄菊:“商融”即和暖之意。这两个字用得极为精妙。用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井说。这是“通感”或曰“感觉挪移”在日常生活的经验里视觉、听觉、角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与交融,眼、耳、鼻、舌、身各个官截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因此颜色如乎会有温度,诗人在视觉里获得了触觉的感受。看到那金黄色的菊花便有了一种温暖的感受。由此可南诗人体物实在太精微了。“冶冶”圳其明艳柔美之态。那黄菊金色的花蕊,经过露洗霜染,清新鲜美,月“冶冶”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诗人着墨不多,只“融融冶冶”四个与便极尽黄菊之态,不愧为大手笔。

  第三句诗则把菊花颜色的描写引申了一步,称之为“陶令篱边色”,把眼前菊花的地位抬高了。“陶令”指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他曾做过彭泽(今江西省彭泽县)县的县令,所以后人常常这样称呼他。陶渊明于百花之中最爱菊花,正是他首先把菊花的地位抬高了,他在《饮酒》一诗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而李商隐在此处称他所见之菊有“陶令篱边色”,意即同陶渊明东篱下的菊花一样美,足见他对菊花的爱赏程度。后句描写菊花之香,也以典故出之,称之为“罗含宅里香”。罗含,字君章,晋代来阳(今湖南省东南)人,擅文章。由州主簿累官至廷尉、长沙相。桓温极重其才,称为江左之秀,可他致仕还家,在荆州城西小洲上立茅屋而居。《晋书·罗含传》记载他“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诗人此处说他所见之菊有罗含宅中菊花一样的芳香,这便更加抬高了它的地位。李商隐此处引出陶令菊和罗含宅里菊主旨不在菊花本身,有以这两个人自况的一面: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折腰于乡里小儿,遂辞官归隐,闲雅悠然地“采菊东篱下”,罗含致仕却还归本乡,甘居茅屋,托身有所。而李商隐此时辞去了弘农县尉,居于家中,流连山水,形式上与那两个是有些相似。不过李商隐此时这点“隐”气来得很勉强,他骨子里渴望的不是充满菊香的篱下或宅里,而是朝廷,梦寐以求的是入朝为官,这从后面四句诗中完全可以看得出来。

  五、六两句:“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明里继续写菊,暗里则有所寄托。“禁”此处是避忌之意。“重露”即浓重的霜露。前句写出私菊傲霜的品格:秋菊开在寒秋,“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菊花》),不过正是这风霜高洁之时,才显示出它的独特品格。后一句诗人借菊写出自己内心的隐忧,“怯残阳”即害怕夕阳西下,黑天到来,此处别有寄托。李商隐虽屡遭挫折,仕途失意,但这并不能侠诗人彻底失望。但是他实在担心时不我与,光阴迅速。多少有些迟暮之感。同屈原“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几句诗所表达音的惜时思想十分近似,同样是担心自芒的抱负不能施展,虚度了年华。

  末尾两句,诗人借菊花委婉地表达出来了:“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泛,指以菊花浸酒。“金鹦鹉”指以黄金仿鹦鹉螺形铸造的酒杯。《岭表录异》一书中写道:“鹦鹉螺,旋尖处屈而味如鹦鹉嘴,故以此名。放上青绿班,大者可受二升,放内光莹如云母,装为酒杯,奇而可玩。“白玉堂”一语出自《古乐府·相逢行》“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两句中的后一句。此处暗指朝廷。这两句诗字面上把菊花人格化,表明它希望被浸在金杯之中,被送到白玉堂上为贵人所用,而实际上表现的是诗人期望入朝做官的心绪。

  这首诗的突出特点是物我交融。除开头两句外,其余句句写菊,又句句是写自己,是托物言志的杰作。写物而不离人。物与己交融在一起。物又不粘在物上,处处关己。写己又不脱于物,处处以物出之。如三、匹两句写菊花之色与香,关涉自己翻官之事。五、六句写菊不畏霜露而震日暮,关涉自己的迟暮之感。七、小句写菊花的愿望关涉自己期望入彰之情。其次,本诗在用典上也有独莹之处:自然而然,毫无切削之迹,囊无晦涩之感。如三、四两句用陶渊明与罗含的典故,如同己出,与自己的诗境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实在是其他人难以企及的。

李商隐资料

李商隐的诗词菊花(暗暗淡淡紫)全诗翻译_菊花(暗暗淡淡紫)赏析作者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 查看详情>>

李商隐古诗词作品: 《代赠·楼上黄昏欲望休》《岳阳楼·欲为平生一散愁》《即日·一岁林花即日休》《昨夜·不辞鶗鴂妒年芳》《夜雨寄北》《代赠二首其一》《晚晴·深居俯夹城》《南朝·地险悠悠天险长》《蝶·孤蝶小徘徊》《无题·照梁初有情

李商隐的诗词菊花(暗暗淡淡紫)全诗翻译_菊花(暗暗淡淡紫)赏析的意思

文言文《与人书一》鉴赏_作者顾炎武,其内容如下:《与人书一》是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创作的一篇散文。在这封短信中,作者提出做学问只有破除自我封闭状态,走出书斋,扩大见...

查看详情>>

文言文《蝉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郭璞《蝉赞》曰:“虫之精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万物皆化,人胡不然?”古人以为蝉...

查看详情>>

文言文《登台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全文首先阐述登台的原因:铜雀台建成后父亲召集文武在台前举行比武大会,命文人才子作赋以助兴。“开篇一词”广...

查看详情>>

文言文《蝉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蝉:一种昆虫,又名知了,亦作“蜘蟟”。清素:指蝉体清白。潜:藏。太阴:指地。此二句言蝉体清洁,潜藏在泥土之中...

查看详情>>

文言文《蝉赋》创作背景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蝉赋》是东汉文学家曹植创作的一篇赋。此赋细腻地描写了蝉的生活习性及其倍受其它天敌进攻的处境,赞颂了蝉正直清高...

查看详情>>

文言文《登台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①明后:明,尊敬之词。后,君也.明后指曹操。嬉游,乐游。②太府:规模宏大的宫室。③营:经营,谋划。④嵯峨(cuó&eac...

查看详情>>

文言文《登台赋》创作背景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登台赋》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将铜雀台当作吟咏曹操功绩的对象,紧紧围绕铜雀台展开对父亲...

查看详情>>

文言文《鹞雀赋》简析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鹞雀赋,三国时期曹植所作,主要描写“鹞欲取雀”,雀与之进行生死搏斗的故事。赋主要采用拟人化和象征的手法,通过...

查看详情>>

文言文《鹞雀赋》注释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1]鹞:一种凶猛的鸟,样子像鹰,比鹰小,捕食小鸟,通常称"鹞鹰"、"鹞子"。[2]瘠(jí)瘦:瘦削,不肥胖。[3]轗(kǎn)轲(kē):困...

查看详情>>

文言文《髑髅说》简析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这篇文章写曹子“游乎陂塘之滨,步乎纂秽之蔽”,在路旁边遇到了一个髑髅,即死人的头骨,便伏轼而问他:你是为国捐躯...

查看详情>>

李商隐的诗词菊花(暗暗淡淡紫)全诗翻译_菊花(暗暗淡淡紫)赏析相关诗句

  • 古诗《代赠·楼上黄昏欲望休 - - 李商隐 - - 《代赠·楼上黄昏欲望休》作者为唐代诗人李商隐,古诗《代赠·楼上黄昏欲望休》全文如下: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 古诗《即日·一岁林花即日休 - - 李商隐 - - 《即日·一岁林花即日休》作者为唐代诗人李商隐,古诗《即日·一岁林花即日休》全文如下:一岁林花即日休,江间亭下怅淹留。重吟细把真无奈,已落犹开未放愁。山色正来衔
  • 古诗《昨夜·不辞鶗鴂妒年芳 - - 李商隐 - - 《昨夜·不辞鶗鴂妒年芳》作者为唐代诗人李商隐,古诗《昨夜·不辞鶗鴂妒年芳》全文如下:不辞鶗鴂妒年芳,但惜流尘暗烛房。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
  • 古诗《岳阳楼·欲为平生一散愁 - - 李商隐 - - 《岳阳楼·欲为平生一散愁》作者为唐代诗人李商隐,古诗《岳阳楼·欲为平生一散愁》全文如下: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
  • 古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 - 李商隐 - -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作者为唐代诗人李商隐,古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全文如下: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
  • 古诗《夜雨寄北 - - 李商隐 - - 《夜雨寄北》作者为唐代诗人李商隐,古诗《夜雨寄北》全文如下: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古诗《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 - 李商隐 - -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作者为唐代诗人李商隐,古诗《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全文如下: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
  • 古诗《写意·燕雁迢迢隔上林 - - 李商隐 - - 《写意·燕雁迢迢隔上林》作者为唐代诗人李商隐,古诗《写意·燕雁迢迢隔上林》全文如下:燕雁迢迢隔上林,高秋望断正长吟。人间路有潼江险,天外山惟玉垒深。日向花间留
  • 古诗《无题·万里风波一叶舟 - - 李商隐 - - 《无题·万里风波一叶舟》作者为唐代诗人李商隐,古诗《无题·万里风波一叶舟》全文如下:万里风波一叶舟,忆归初罢更夷犹。碧江地没元相引,黄鹤沙边亦少留。益德冤魂终
  • 古诗《南朝·地险悠悠天险长 - - 李商隐 - - 《南朝·地险悠悠天险长》作者为唐代诗人李商隐,古诗《南朝·地险悠悠天险长》全文如下: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
  • 古诗《蝶·孤蝶小徘徊 - - 李商隐 - - 《蝶·孤蝶小徘徊》作者为唐代诗人李商隐,古诗《蝶·孤蝶小徘徊》全文如下:孤蝶小徘徊,翩翾粉翅开。并应伤皎洁,频近雪中来。
  • 古诗《无题·照梁初有情 - - 李商隐 - - 《无题·照梁初有情》作者为唐代诗人李商隐,古诗《无题·照梁初有情》全文如下: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莫近弹棋局,中
  • 古诗《高松·高松出众木 - - 李商隐 - - 《高松·高松出众木》作者为唐代诗人李商隐,古诗《高松·高松出众木》全文如下: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客散初晴候,僧来不语时。有风传雅韵,无雪试幽姿。上药终相待,他
  • 古诗《代应·本来银汉是红墙 - - 李商隐 - - 《代应·本来银汉是红墙》作者为唐代诗人李商隐,古诗《代应·本来银汉是红墙》全文如下:本来银汉是红墙,隔得卢家白玉堂。谁与王昌报消息,尽知三十六鸳鸯。
  • 古诗《代赠二首其一 - - 李商隐 - - 《代赠二首其一》作者为唐代诗人李商隐,古诗《代赠二首其一》全文如下: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 古诗《无题·含情春晼晚 - - 李商隐 - - 《无题·含情春晼晚》作者为唐代诗人李商隐,古诗《无题·含情春晼晚》全文如下: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干。楼响将登怯,帘烘欲过难。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归去横塘晓,华
  • 古诗《即目·小鼎煎茶面曲池 - - 李商隐 - - 《即目·小鼎煎茶面曲池》作者为唐代诗人李商隐,古诗《即目·小鼎煎茶面曲池》全文如下: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何人书破蒲葵扇,记着南塘移树时。
  • 古诗《西溪·怅望西溪水 - - 李商隐 - - 《西溪·怅望西溪水》作者为唐代诗人李商隐,古诗《西溪·怅望西溪水》全文如下:怅望西溪水,潺湲奈尔何。不惊春物少,只觉夕阳多。色染妖韶柳,光含窈窕萝。人间从到海,天
  • 古诗《残花·残花啼露莫留春 - - 李商隐 - - 《残花·残花啼露莫留春》作者为唐代诗人李商隐,古诗《残花·残花啼露莫留春》全文如下:残花啼露莫留春,尖发谁非怨别人。若但掩关劳独梦,宝钗何日不生尘。
  • 古诗《晚晴·深居俯夹城 - - 李商隐 - - 《晚晴·深居俯夹城》作者为唐代诗人李商隐,古诗《晚晴·深居俯夹城》全文如下: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

李商隐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