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代作者:贺知章出自:更新时间:2025-03-02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实在已经是很长久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
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注释
消磨:逐渐消失、消除。
镜湖:湖泊名,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方圆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乡就在镜湖边上。

【赏析】

这首诗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之不厌其烦重复这同一意思,无非是因为一切感慨莫不是由于数十年背井离乡引起。所以下一句即顺势转出有关人事的议论:“近来人事半消磨。”这一句看似抽象、客观,实则包含了许多深深触动诗人感情的具体内容,“访旧半为鬼”(杜甫《赠卫八处士》)时发出的阵阵惊呼,因亲朋沉沦而引出的种种嗟叹,无不包孕其中。唯其不胜枚举,也就只好笼而统之地一笔带过了。

三四句笔墨荡开,诗人的目光从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虽然阔别镜湖已有数十个年头,而在四围春色中镜湖的水波却一如既往。诗人独立镜湖之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自然涌上了他的心头,于是又写下了“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诗句。诗人以“不改”反衬“半消磨”,以“惟有”进一步发挥“半消磨”之意,强调除湖波以外,昔日的人事几乎已经变化净尽了。从直抒的一二句转到写景兼议论的三四句,仿佛闲闲道来,不着边际,实则这是妙用反衬,正好从反面加强了所要抒写的感情,在湖波不改的衬映下,人事日非的感慨显得愈益深沉了。

还需注意的是诗中的“岁月多”“近来”“旧时”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贯穿而下,使全诗笼罩在一种低回沉思、若不胜情的气氛之中。与第一首相比较,如果说诗人初进家门见到儿童时也曾感到过一丝置身于亲人之中的欣慰的话,那么,到他听了亲朋介绍以后,独立于波光粼粼的镜湖之旁时,无疑已变得愈来愈感伤了。

【创作背景】

贺知章在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时已八十六岁。此时距他离开家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他心头有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这组诗。

回乡偶书·其二翻译_回乡偶书·其二赏析_贺知章的诗词的意思

文言文《与人书一》鉴赏_作者顾炎武,其内容如下:《与人书一》是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创作的一篇散文。在这封短信中,作者提出做学问只有破除自我封闭状态,走出书斋,扩大见...

查看详情>>

文言文《蝉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艺文类聚》卷九十七引郭璞《蝉赞》曰:“虫之精洁,可贵惟蝉。潜蜕弃秽,饮露恒鲜。万物皆化,人胡不然?”古人以为蝉...

查看详情>>

文言文《登台赋》鉴赏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全文首先阐述登台的原因:铜雀台建成后父亲召集文武在台前举行比武大会,命文人才子作赋以助兴。“开篇一词”广...

查看详情>>

文言文《蝉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蝉:一种昆虫,又名知了,亦作“蜘蟟”。清素:指蝉体清白。潜:藏。太阴:指地。此二句言蝉体清洁,潜藏在泥土之中...

查看详情>>

文言文《蝉赋》创作背景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蝉赋》是东汉文学家曹植创作的一篇赋。此赋细腻地描写了蝉的生活习性及其倍受其它天敌进攻的处境,赞颂了蝉正直清高...

查看详情>>

文言文《登台赋》注释译文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注释①明后:明,尊敬之词。后,君也.明后指曹操。嬉游,乐游。②太府:规模宏大的宫室。③营:经营,谋划。④嵯峨(cuó&eac...

查看详情>>

文言文《登台赋》创作背景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登台赋》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将铜雀台当作吟咏曹操功绩的对象,紧紧围绕铜雀台展开对父亲...

查看详情>>

文言文《鹞雀赋》简析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鹞雀赋,三国时期曹植所作,主要描写“鹞欲取雀”,雀与之进行生死搏斗的故事。赋主要采用拟人化和象征的手法,通过...

查看详情>>

文言文《鹞雀赋》注释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1]鹞:一种凶猛的鸟,样子像鹰,比鹰小,捕食小鸟,通常称"鹞鹰"、"鹞子"。[2]瘠(jí)瘦:瘦削,不肥胖。[3]轗(kǎn)轲(kē):困...

查看详情>>

文言文《髑髅说》简析_作者曹植,其内容如下:这篇文章写曹子“游乎陂塘之滨,步乎纂秽之蔽”,在路旁边遇到了一个髑髅,即死人的头骨,便伏轼而问他:你是为国捐躯...

查看详情>>

回乡偶书·其二翻译_回乡偶书·其二赏析_贺知章的诗词相关诗句

  • 古诗《咏柳 - - 贺知章 - - 《咏柳》作者为唐代诗人贺知章,古诗《咏柳》全文如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古诗《回乡偶书 - - 贺知章 - - 《回乡偶书》作者为唐代诗人贺知章,古诗《回乡偶书》全文如下: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古诗《太和·昭昭有唐 - - 贺知章 - - 《太和·昭昭有唐》作者为唐代诗人贺知章,古诗《太和·昭昭有唐》全文如下:昭昭有唐,天俾万国。列祖应命,四宗顺则。申锡无疆,宗我同德。曾孙继绪,享神配极。
  • 古诗《回乡偶书二首其二 - - 贺知章 - - 《回乡偶书二首其二》作者为唐代诗人贺知章,古诗《回乡偶书二首其二》全文如下: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 古诗《题袁氏别业 - - 贺知章 - - 《题袁氏别业》作者为唐代诗人贺知章,古诗《题袁氏别业》全文如下: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 古诗《望人家桃李花 - - 贺知章 - - 《望人家桃李花》作者为唐代诗人贺知章,古诗《望人家桃李花》全文如下:山源夜雨度仙家,朝发东园桃李花。桃花红兮李花白,照灼城隅复南陌。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
  • 古诗《送人之军 - - 贺知章 - - 《送人之军》作者为唐代诗人贺知章,古诗《送人之军》全文如下: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 古诗《采莲曲·稽山罢雾郁嵯峨 - - 贺知章 - - 《采莲曲·稽山罢雾郁嵯峨》作者为唐代诗人贺知章,古诗《采莲曲·稽山罢雾郁嵯峨》全文如下: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 古诗《太和·肃我成命 - - 贺知章 - - 《太和·肃我成命》作者为唐代诗人贺知章,古诗《太和·肃我成命》全文如下:肃我成命,於昭黄祇.裘冕而祀,陟降在斯。五音克备,八变聿施。缉熙肆靖,厥心匪离。
  • 古诗《雍和·夙夜宥密 - - 贺知章 - - 《雍和·夙夜宥密》作者为唐代诗人贺知章,古诗《雍和·夙夜宥密》全文如下:夙夜宥密,不敢宁宴。五齐既陈,八音在县。粢盛以絜,房俎斯荐。惟德惟馨,尚兹克遍。
  • 古诗《肃和·黄祇是祗 - - 贺知章 - - 《肃和·黄祇是祗》作者为唐代诗人贺知章,古诗《肃和·黄祇是祗》全文如下:黄祇是祗,我其夙夜。夤畏诚絜,匪遑宁舍。礼以琮玉,荐厥茅藉。念兹降康,胡宁克暇。
  • 古诗《顺和·至哉含柔德 - - 贺知章 - - 《顺和·至哉含柔德》作者为唐代诗人贺知章,古诗《顺和·至哉含柔德》全文如下:至哉含柔德,万物资以生。常顺称厚载,流谦通变盈。圣心事能察,增广陈厥诚。黄祇僾如在,泰
  • 古诗《晓发·江皋闻曙钟 - - 贺知章 - - 《晓发·江皋闻曙钟》作者为唐代诗人贺知章,古诗《晓发·江皋闻曙钟》全文如下:江皋闻曙钟,轻枻理还舼.海潮夜约约,川露晨溶溶。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故乡杳无际,明
  • 古诗《福和·穆穆天子 - - 贺知章 - - 《福和·穆穆天子》作者为唐代诗人贺知章,古诗《福和·穆穆天子》全文如下:穆穆天子,告成岱宗。大裘如濡,执珽有颙.乐以平志,礼以和容。上帝临我,云胡肃邕。
  • 古诗《寿和·惟以明发 - - 贺知章 - - 《寿和·惟以明发》作者为唐代诗人贺知章,古诗《寿和·惟以明发》全文如下:惟以明发,有怀载殷。乐盈而反,礼顺其禋。立清以献,荐欲是亲。於穆不已,裒对斯臻。
  • 古诗《谐音《咏柳》 - - 贺知章 - - 《谐音《咏柳》》作者为唐代诗人贺知章,古诗《谐音《咏柳》》全文如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的名句